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善書、經卷與文獻(2):西遊記新論專輯

范純武  著
博揚文化 出版
2020/05/22 出版

本刊是全世界關心中文善書、經卷與宗教文獻的學者所辦的。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與關心此領域的專家交流,也提供年輕研究者,發表機會!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亂翻書.樂無窮(精裝)

許定銘  著
初文 出版
2020/05/11 出版

中國、香港、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華文地區孤本書的權威索引,藏書家又一華文文學指掌圖!「我在香港開書店二十年,主要目的是方便自己閱讀,因此賣的書除了港台及內地的文學書外,還有些是流行的言情小說、科幻、武俠、推理、獵奇……之類的雜書,甚至是絕版舊書。而《亂翻書.樂無窮》中所談的,就是這些書。所謂『亂翻書』,絕非胡亂的翻看,而是隨自己的心意而翻,是在搞文學之餘,調劑一下心態的尋樂卷。」——許定銘

9 特價41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看路開路:慕容羽軍香港文學論集

慕容羽軍  著
初文 出版
2020/05/06 出版

本書收錄慕容羽軍生前探討香港文學的篇章,除了專門討論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香港文藝刊物的歷史之外,更以親歷者的角度暢談長期參與本地文藝期刊的種種點滴。本書更收錄作者專門談論個別本地作家的文章,例如:碧侶、俊人、司馬璐、徐速、侶倫、葉靈鳳、張弓、林適存、李輝英、徐訏、曹聚仁、陳潞、胡蘭成、張愛玲、徐訏等等,可以說是認識香港文學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書影看香港文學(精裝)

許定銘  著
初文 出版
2020/05/06 出版

一部個人的香港文學全紀錄從書影看我城的文藝生活誌一九二〇至二〇一〇的香港藏書史香港新文學發展至今已近百年歷史,筆者忽發奇想另闢蹊徑,以書話形式寫部別開生面的香港新文學史。《從書影看香港文學》集文三百篇文學精粹,內容以個人收藏的各年代舊版新文學書為主。「書影」是個總稱,包括了書影、版權頁和前代書主的留言等。「書影」本身已是件裝幀藝術品,不同的設計家自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可供欣賞;版權頁是書的出世紙,不同的版本往往可以有不同的內容,也可能有作者不同的前言後語,可供研究者探究;前代書主的留言是書話中最具趣味的部分,您不妨讀讀侶倫與鷗外鷗之間的〈看一段題辭〉;寫彭成慧與方寬烈師生關係的〈靜遠的《做人藝術》〉等,即可領略舊書的風味。作者一九五O年代起讀文學書,一九六O年代一頭栽進文學的書堆裡:買書、賣書、開書店、寫書、出版……,與所有和書有關的都結了不解緣,六十年不變,對一九五O、六O年代的香港文學有深入的認識,執筆時自然以這二十年為重點。一九五O年以前的文學書,多為大時代淘汰,或因世亂而甚難搜尋得手;一九七O年以後至今的日子很長,出版的文學書似恆河沙數,亦難以選擇,只好作為本書的副選,讓有心人日後去補充了。

9 特價75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綴興集:甲骨綴合與校釋

張宇衛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0/05/01 出版

本書主要輯錄作者二○一一至二○一八的甲骨綴合成果,有關綴合曾先後在「先秦史研究室」網站與《臺大中文學報》等處發表,共計二○二則。今依照發表的時間編排次序,加以集結成冊,目的是方便學者參考。此次出版,於拓片部分略作修訂,參考有關著錄書籍揀選相對完整者進行替換,並附加作者的摹本。書中亦針對每版綴合做出釋文,並闡述綴合的理由以及根據迄今甲骨研究成果做出內容說解,過程中也嘗試修正過去有關著錄的釋文。書末附有「綴合出處表」、「相關甲骨著錄綴合訊息對照表」,方便檢索。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讀本

朱歧祥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0/05/01 出版

一九九一年出土的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是目前所見最早而完整的一坑儲藏甲骨,經整理有字甲骨五六一版。它代表最早的一批漢字、最早的一段殷商歷史實錄,對於研究漢字原始、了解非王卜辭和中國上古文明,意義非凡。本書是作者近二十年間第三次全面逐辭逐字審核花東釋文的研究成果,也是一部研究花東甲骨文導論的新著。每版釋文下詳附按語,提供甲骨辭例通讀、文字考釋的原因和說明其背後的文化現象。書前有〈導讀〉一文,讓讀者宏觀淺易的了解花東甲骨的內容,釋文後附個別字詞的考釋和逐字索引,提供有志於研治花東甲骨的朋友參考。

9 特價6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日治臺灣小說源流考:以報刊的轉載、改寫為論述核心

許俊雅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0/05/01 出版

日治臺灣報刊對中國文學作品的轉載、改寫、雜揉刪削、摹擬現象,是當前研究臺灣文學必須正視的課題,唯有翔實掌握作品出處,對作品產生的文化語境方能正確詮釋。此一策略亦可視為一種「文化文學跨越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存在大量的適應、選擇、保留、淘汰等現象,以適應不同國度下的政治、文化需求,甚至是休閒娛樂的商業考量。本書先梳理日治臺灣文言通俗小說的轉載、改寫及其敘述策略,次以日治報刊《臺灣日日新報》、《洪水報》、《赤道》說明其對中國報刊的轉載及改寫,再次是以中國文人王韜、林紓作品為例,最後論述臺灣文人對中國小說、中國譯作的竄奪改寫現象,最後討論改寫、沿襲後的作品是承續/創新?還是創作/抄襲?在在呈顯了非常複雜的樣貌。

9 特價5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學術突圍: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

顏崑陽  著
聯經 出版
2020/04/17 出版

21世紀的中國人文學術, 必須突破「五四」時期所建構且已僵固的 「舊知識型」的「圍城」, 才能開展真正現代化、當代化的「新知識型」, 形成「典範遷移」。 & 顏崑陽精銳的反思、批判「五四知識型」,揭明其迷蔽,提出除迷解蔽之方;從人文知識之本質論與方法論的根本處,詮釋視域應該如何轉向,破而能立。對於個別論題如「五四」以降,被淺識的學者們曲解到不成形、貶責到一文不值的〈詩大序〉問題;被矇眼的文學史作者們誣衊為抄襲的漢代「擬騷」問題;被腦袋僵固的學者們將「實用性」與「藝術性」一刀兩斷的文體、文類問題等,這些「五四知識型」之迷蔽而不識其真理的問題,《學術突圍: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書中都逐一滌塵刮垢,揭明要義;意圖呼喚學界,共同完成中國現當代人文學術的「爆破」與「重構」工程。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時代病:以蕭紅、張愛玲、陳之藩、陳染為例

潘傑  著
初文 出版
2020/04/01 出版

今天我們的時代病了,病得變了型、病得支離破碎。以前熟悉的人、事和物全都變得陌生,怒火焚燒全城,城市的人惶恐終日,卻又走投無路。 我們今天的時代病,不過是歷史的循環,不同時代的作家──蕭紅、張愛玲、陳之藩、陳染等,他們都一一受過感染。 蕭紅和張愛玲的時代病,是源自家庭對她們女性身分的傷害,兩者都逃離了家的封鎖,成為了「出走的娜拉」,然而兒童時受傷後留下的痂痕,卻深殖內心,令她們日後的文學創作,充滿悲涼荒蕪的意象和情懷。 陳之藩的「時代病」是源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中國發生的政權轉移,他對當時的執政者不存寄望,對抗爭者的方向更是擔憂不已,他嘆道:「時局如此荒涼,時代如此落寞;世人如此魯莽,吾道如此艱難。」這一句話中的無盡感嘆,在今天、在城中,似乎對每一個人都適用。 陳染的「時代病」反映了個人主義者面對「社會化」的困局,她是社會中的「差異者」,不希望被成規同化,只好遁入小說中,裝瘋扮癲,以精神病的面罩逃避壓迫。她更認為,和她同病相憐的人彼彼皆是,所以稱這一個病為「世紀末流行病」。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唯思史觀——洞悉人類文明進步奧秘的鑰匙

張躍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0/04/01 出版

唯思史觀認爲:與完全憑藉本能唯物地生存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物種不同,人類社會主要是依靠思想力推動前行的──人類社會的每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進步和長期繁榮,都是思想解放、文化進步、觀念更新、制度創新的結果。置身於同樣社會存在的人們會産生不同思想,推動社會發展變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不同思想博弈的結果──所以,人類歷史發展沒有必然性可言。舊史觀即唯心與唯物史觀,貌似針鋒相對,本質上完全相同──都屬於歷史决定論,認同歷史必然性。即它們都認爲人類歷史發展不是人類自身能够掌握的,而是被某種外在於人類的力量所支配。作爲對舊史觀所代表的歷史必然論的否定,唯思史觀爲人文社會科學諸領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和更具解釋力的理論思想。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雙魚齋讀書劄記

蔣妙琴  著
天空數位 出版
2020/03/24 出版

陶淵明為六朝著名詩人,深受歷代文人所愛戴,因而形成「陶學」學派,然研究者大多從「隱逸」觀點去探討陶詩的價值與意義,而推崇淵明為「隱逸詩人之宗」。然而,在百餘首作品中,除了人與自然相和諧之氛圍外,仍有一股濃濃的傳統文人氣節,他與現實爭鬥,他關懷社會,他繼承孔子處事之道,也是隨文可見,本書從「文人俠客」、「羲皇情結」、「酒趣」、「社會關懷」等議題切入,從歷史、社會角度去探討陶淵明潛藏在字裡行間所不欲人知的孤獨之感。其次,關於佛經音義議題,則延續碩士論文之後的相關議題,所涉及範圍包括可洪《新集藏經音義隨函路》、《龍龕手鑑》、《干祿字書》、《一切經音義》等中古文字學之研究。而《說文解字》為研究文字學之重要典籍,然傳世之大、小徐本為五代末、趙宋初之版本,筆者因研究中古文字學,取用不少唐、五代《說文解字》資料,因略述所得。書末雜論所收三篇,為學術會議所發表之論文,亦隨附錄之。

9 特價48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夢域想像與文化衍異:明清自撰年譜及儒業類善書之個案考察

林宜蓉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0/03/01 出版

追憶過往,為何刻意寫入特殊夢兆與異人遭遇?獨占鰲頭的狀元夢,如何接楯儒教與宗教,形成書生信仰?晚清儒醫之怪現狀,又如何在勸善語彙中,交雜罪惡與懺悔、救贖與重生?本書透過自撰年譜、狀元圖書及儒醫善書,探討明清時期,文人如何以圖文輝映、虛實並濟的多元方式,想像並再現夢域與奇遇,甚且形構一套博雜而有趣的主題知識。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鍵聲玉振 餘韻得傳:葉鍵得教授榮退紀念文集

徐長安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0/03/01 出版

葉鍵得教授學養豐實,專精於文字聲韻訓詁之學;絳帳春風,深得士林與學子敬重。本書為敬賀先生榮退之作,計八十一篇,含:「題辭詠詩」十一篇,「感念祝福」四十四篇,「談韻論文」二十三篇及「自選文錄」三篇。內容綜括經史子集、巨擘小品;是本蘊含多元又饒富趣味的文集。大師鞭辟入裡宏論,俊彥情深意摯之言,除可作為文參考,亦可收言教身教之功。

9 特價88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陳墨品金庸(上冊)

陳墨  著
風雲時代 出版
2020/02/20 出版

看金庸→談金庸→品金庸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是傳奇之書,也是成長之書; 是藝術之書,也是寓言之書; 是人生之書,也是心靈之書。 有容乃大俠客情,無欲則剛論政壇, 看破放下五蘊空,含笑駕鶴倚天飛。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笑傲江湖》 ■《書劍恩仇錄》: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 ■《碧血劍》:1956~1957在《香港商報》連載。 ■《射鵰英雄傳》:金庸武俠小說創作的第一座高峰。 ■《神鵰俠侶》:「射鵰三部曲」第二部。描寫情感最深入的一部。 & ■《倚天屠龍記》:「射鵰三部曲」最後一部。 && & 金庸的小說,是中國現代武俠小說的出類拔萃者。金庸小說的難能可貴,是既不模仿他人,也不自我複製。沒有新的創意,他就宣布封筆。另外,他花了十年時間對自己的連載小說進行全面修訂,這一做法,也是獨一無二的現象。金庸小說的藝術和文化價值,在於它打破了雅俗邊界,可以雅俗共賞;在於它獨創一格而且博大精深。衡量一部文學作品的品質高低,要看讀者是否可以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去欣賞它、評價它、與它對話交流。本書即是將金庸從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七二年所創作的共十五部小說一一進行剖析,讓讀者更加了解金庸的內心世界。 【關於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1924年,卒於2018年,享年94歲。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亦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有「香江第一健筆」的稱號。他從1955年起陸續創作了無數本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屢屢被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及電玩,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即使地位崇高,仍孜孜不倦,86歲時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創劍橋大學八百年校史上的空前記錄。 金庸就像一個「黑洞」,把傳統發揮得淋漓盡致。——作家黃易 常言有所謂筆鋒,金庸先生就是以筆為劍,鋒芒畢露。——日本名作家、宗教家 出版重點: 你看金庸,我談金庸,誰品金庸?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 ※金庸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亦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有「香江第一健筆」的稱號。從1955年起陸續創作了無數本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屢屢被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及電玩,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武俠小說經由他以及古龍等人的努力才有機會從一般人所認為的「不上檔次」,到如今被視為經典文學作品。金庸打破了文學界限,帶領武俠小說進入學術的殿堂,雖已逝世,但其武俠精神永遠不滅。 ※賞析金庸,品味金庸,評論金庸,看懂金庸!你知道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金庸武俠小說裡唯一能自創武功的是誰?金庸小說中最具傳奇性的人物形象是何人?金庸著作中唯一的一個短篇武俠小說是?金庸為何不喜歡別人研究他?金庸筆下相對失敗的人物形象? ※放眼天下,誰才是當今武林第一盟主?誰又是傳說中的東方不敗?江湖傳言,葵花寶典、天龍八部,哪個才是一統江湖的法典?黯然銷魂掌、降龍十八掌,誰能打遍天下無敵手?你真的了解金庸嗎?你對他的每一部小說中的創作動機或寓意真的清楚嗎?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陳墨品金庸(下冊)

陳墨  著
風雲時代 出版
2020/02/20 出版

賞金庸→讀金庸→評金庸 是成人的童話,也是文藝的武功, 是寓言的傳奇,也是反省的鄉愁。 是風雅的通俗,也是情感的俠義! ■《連城訣》:從歷史傳奇的寫作轉為人間寓言的寫作。 原名《素心劍》,為何要改為《連城訣》? 《連城訣》內含的寓言是什麼? ■《天龍八部》:金庸小說中最為博大精深的一部! 取名《天龍八部》的真正含意 小說中的拯救者同盟是哪三人? 書中最神奇的人物竟是少林寺藏經閣裡的掃地僧? ■《笑傲江湖》:1967至1969在《明報》上連載。 岳不群為何要開除令狐沖?令狐沖為何拒絕加入少林派? 東方不敗的真相和寓言 ■《鹿鼎記》:金庸封筆之作。 韋小寶憑什麼能四海通吃?他的「隨身四寶」是什麼? 明明是武俠小說,為什麼要從文字獄開始? 金庸的小說,是中國現代武俠小說的出類拔萃者。金庸小說的難能可貴,是既不模仿他人,也不自我複製。沒有新的創意,他就宣布封筆。另外,他花了十年時間對自己的連載小說進行全面修訂,這一做法,也是獨一無二的現象。 金庸小說的藝術和文化價值,在於它打破了雅俗邊界,可以雅俗共賞;在於它獨創一格而且博大精深。衡量一部文學作品的品質高低,要看讀者是否可以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去欣賞它、評價它、與它對話交流。本書即是將金庸從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七二年所創作的共十五部小說一一進行剖析,讓讀者更加了解金庸的內心世界。 【關於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1924年,卒於2018年,享年94歲。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亦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有「香江第一健筆」的稱號。他從1955年起陸續創作了無數本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屢屢被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及電玩,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即使地位崇高,仍孜孜不倦,86歲時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創劍橋大學八百年校史上的空前記錄。 金庸的武俠小說包含著濃烈的文化氣息、豐厚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使近代武俠小說第一次進入了文學的宮殿,是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北京大學教授& 嚴家炎 出版重點: 霸道盟主,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武林至尊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江湖論劍,倚天屠龍劍、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一笑泯恩仇! 料敵機先,九陰真經吸星大法,黯然銷魂唯我獨尊一統江湖! ※賞析金庸,品味金庸,評論金庸,看懂金庸! ※你知道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金庸武俠小說裡唯一能自創武功的是誰? ※金庸小說中最具傳奇性的人物形象是何人? ※金庸著作中唯一的一個短篇武俠小說是? ※金庸為何不喜歡別人研究他? ※金庸筆下相對失敗的人物形象?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記憶與認同:灣生鈴木怜子及《南風如歌》研究

蔡知臻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0/02/01 出版

本書以灣生鈴木怜子所著回憶錄《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為研究對象,討論灣生在臺日歷史上的意義與重要性。首先探討殖民地臺灣的在臺日人與灣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況,以鈴木怜子家族為討論中心,再分析「引揚」的集體記憶與離散的敘事問題。進一步詮釋分析回憶錄時,以敘事學理論討論書籍編排、人物形象、文化再現,且運用「敘事認同」的理論觀察,指出「灣生」的身分建構、國族認同與敘事意義呈顯多重混雜的敘事認同現象。本書凸顯灣生研究的歷史意義與詮釋的多元視角,包括重思「灣生」一詞與臺日歷史上的定位。透過灣生鈴木怜子與《南風如歌》,勾勒家族歷史的脈絡,亦有回憶錄的各種閱讀架構,期許能厚植臺日研究的底蘊,發揚臺日文學與文化的淑世意義。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存困境的反思:中國文學與文化心理

謝錦桂毓  著
麥田 出版
2020/02/01 出版

繼《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生命的窗口》、《讓黑色的眼睛發出自己的光》之後,傳奇教師謝錦桂毓再一重磅巨著。 人類為了生存奮力拚搏,卻總是莫名受困徬徨。 回到過去,是進入當下、走向未來的捷徑。 以文學為媒介,開啟溯源的路; 這是內在英雄之旅,發現生命意義的關鍵。 本書以中國經典文學為底蘊,揉合東西方哲學、心理、藝術、歷史、宗教等學門,從時間、空間雙重批判,個體、社會層面齊頭並進的探索中,逐步拆解至今影響不衰的中國文化心理。 人活著,便處於關係之中,而「關係」的實質就是「二」。也就是說,獨立存在的「人」與「他者」之間,必然有著一重關係。 所有的關係,不脫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個體與他人、個體與自我,並在此之間層疊交織展開;也因如此,人只要活著,就無時無刻不陷落在「二元對立」的衝突中。 面對二元對立的生存困境,傳奇教師謝錦桂毓藉由帶領讀者重讀中國經典如《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陸游‧釵頭鳳》、《左傳‧鄭伯克段於鄢》、《王魁負桂英》、《趙貞女蔡二郎》、《西廂記》等,重回最根本的人性觀照。在揭開人類困境的真相之餘,他更著重於探究穿越困境的可能、活出生命的意義。 本書以獨特的對話方式書寫,在作者精心文字調度之下,緊湊的提問此往彼來,中國人生存矛盾的本質也躍然紙上,生命的視野與能量在其間衝撞,沛然莫之能禦。 & 關於文學藝術中展現的燦爛人性,謝錦這麼說: ◎其實痛苦是無法「解決」的,他人再用力都拔不出來,再多的安慰也無法化解;也就是說生命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只能靠自己覺醒的力量「轉化」它。 ◎喜劇是人人想要的,悲劇卻是人無所逃的天命,是生命修練的必然課題。 ◎唯有意識到,生命才會發生意義,而意義是發現與發生的,是人在活動中賦予的,不是找來的。 ◎人類只是孤獨的存在,人只能是他自己,只能單獨面對,只能蒼涼獨行。 ◎為了不放棄生命的尊嚴和意義,面對苦難,必須去承受它;因為苦難既是個人的歷史,也是人類的整體歷史。 ◎愛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能力;愛情是身心靈三合一的狀態,是檢驗一個人有沒有自我意識的關鍵,這需要學習才會懂,做了才會有。這是解放人類必然要面對的功課。 ◎人類來到這個世界,天然的就陷落到二元的「悲劇」情境中,從此展開一場場為生存而搏鬥的抗爭。這場搏鬥就是解放人類、追求自由,免受物質和精神束縛的旅程。這趟旅程只有方向,沒有終點,我們永遠在路上。

9 特價44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經典故事:魯國卷

萬安培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20/02/01 出版

「國學經典故事」是一套大型國學經典普及性讀物,叢書側重於政治智慧和倫理道德教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達到詮釋國學經典,普及國學知識,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核心價值觀的功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本冊主要介紹古代先賢在魯國(及邾國)活動的言行。

9 特價5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經典故事:晉國 韓國卷

萬安培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20/02/01 出版

「國學經典故事」是一套大型國學經典普及性讀物,叢書側重於政治智慧和倫理道德教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達到詮釋國學經典,普及國學知識,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核心價值觀的功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本冊主要介紹古代先賢在晉國、韓國活動的言行。

9 特價5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經典故事:趙國 魏國卷

萬安培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20/02/01 出版

「國學經典故事」是一套大型國學經典普及性讀物,叢書側重於政治智慧和倫理道德教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達到詮釋國學經典,普及國學知識,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核心價值觀的功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本冊主要介紹古代先賢在趙國、魏國活動的言行。

9 特價5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經典故事:楚國卷

萬安培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20/02/01 出版

「國學經典故事」是一套大型國學經典普及性讀物,叢書側重於政治智慧和倫理道德教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達到詮釋國學經典,普及國學知識,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核心價值觀的功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本冊主要介紹古代先賢在楚國活動的言行。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經典故事:鄭國 衛國 宋國卷

萬安培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20/02/01 出版

「國學經典故事」是一套大型國學經典普及性讀物,叢書側重於政治智慧和倫理道德教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達到詮釋國學經典,普及國學知識,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核心價值觀的功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本冊主要介紹古代先賢在鄭國、衛國、宋國活動的言行。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經典故事:吳國 越國 燕國卷

萬安培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20/02/01 出版

「國學經典故事」是一套大型國學經典普及性讀物,叢書側重於政治智慧和倫理道德教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達到詮釋國學經典,普及國學知識,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核心價值觀的功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本冊主要介紹古代先賢在吳國、越國、燕國活動的言行。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經典故事:周朝 秦國卷

萬安培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20/02/01 出版

「國學經典故事」是一套大型國學經典普及性讀物,叢書側重於政治智慧和倫理道德教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達到詮釋國學經典,普及國學知識,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核心價值觀的功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本冊主要介紹古代先賢在周朝、秦國活動的言行。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經典故事:齊國卷

萬安培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20/02/01 出版

「國學經典故事」是一套大型國學經典普及性讀物,叢書側重於政治智慧和倫理道德教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達到詮釋國學經典,普及國學知識,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核心價值觀的功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本冊主要介紹古代先賢在齊國活動的言行。

9 特價70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本與現代手稿研究

易鵬  著
書林 出版
2020/01/17 出版

本書為國內第一本以「文本生成學」為理論基礎,融合精神分析、後現代理論、古希臘哲學等思維來探索文學創作的神祕歷程,以開啟手稿研究方法論。書中例舉臺灣現代作家王文興、周夢蝶,西方的納博科夫著作,始於文本、前文本手稿形成過程,終於出版現象,極具學術開創精神,意義非凡。 內容架構主題明確,文字嚴謹細緻,資料旁徵博引,討論的議題在手稿與文本間抽絲剝繭,辯證與論述兼具。文本分析嘗試突破傳統,採取三欄表格逐段呈現,作者對手稿的辨識與標註更可見其細心與功力。 本書提供學界一個文本與手稿研究的範例,開拓文類研究新視野,啟發讀者探索關於文本「起點」的密趣。 「起點的兩面相互激發。其一是朝向現實中的目的,此即開始之及物(transitive)面向,……另一面向,其開始保留本身根本(radical)的初始性,其不及物(intransitive)面向,除了不斷自我澄清的過程外並無對象。」—Beginnings, Edward W. Said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彰化宿儒吳德功古文研究

田啟文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0/01/01 出版

吳德功(1850-1924),字汝能,號立軒,彰化縣城內總爺街人。生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卒於日大正十三年(1924),享壽七十五歲。吳德功為清光緒年間歲貢生,歷經兩個朝代的統治,一生致力於漢文的學習與推廣,對於教育事業和社會慈善工作極度熱中,非常照顧弱勢百姓,為臺灣社會做出了許多貢獻。吳德功的著作,除了《瑞桃齋詩稿》與《瑞桃齋詩話》屬於詩學的範疇,其餘《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觀光日記》、《讓臺記》、《瑞桃齋文稿》、《彰化節孝冊》等,都屬於古典散文作品,其中有單篇式散文、有日記體散文,也有歷史散文。這些古文作品,除了具備文學的藝術美感外,還具備了豐富的史料價值。其中《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記載了清代的民變事件,《讓臺記》與《觀光日記》則分別記錄了日治時期臺、日戰爭與揚文會活動的史料。這些珍貴典籍進行研究的空間仍大,本書的論述希望能發揚吳德功的古文成就和價值,為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盡一棉薄之力。

9 特價79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華麗島臺灣:西川滿系列展展覽專輯

水靈文創 出版
2019/12/16 出版

「南方是光之源 給我們秩序、歡喜與華麗」 「愛臺灣的話,就要愛臺灣的風土!」 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明星——西川滿(1908-1999)的兩個故鄉 國立臺灣文學館X福島縣立博物館X斎藤清美術館& 攜手 帶西川滿回家中日文雙語全紀錄。 1908年,日本福島縣的武士家庭有個孩子出生了,這個名叫西川滿的孩子,二足歲時被父母抱著,穿越海洋來到臺灣,燦爛明亮、多采多姿的島嶼,開啟了他對美的極致追求。 在日本讀完大學後,他回到臺灣,致力於文學創作與編輯。日治時代的臺灣,「西川滿」這三個字,就是臺灣文學的半邊天。 戰後,西川滿被遣返回日本,失去了在臺灣的一切,他仍念念不忘在這座華麗島上的事物,卻無法被日本的主流文壇接納……暮年之時,他將所有的藏書送回臺灣,也似乎將自己的心留給故鄉。 2018年,國立臺灣文學館特別策展,帶著西川滿捐贈的藏品,回到他出生的福島縣,將這位生於日本、長於臺灣的作家鄭重介紹給當代的日本人!

9 特價6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進學致知: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成立五十週年紀念研究論文集

萬卷樓 出版
2019/12/01 出版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師資陣容堅強,研究領域多元,分別畢業於國內外名校,近年更積極遴聘新興領域的優秀教師,教師們除了致力教學外,在研究上亦有突出表現。本書收錄系上專任教師論文共二十二篇,冀能使讀者藉由此書,瞭解每位教師的治學特色與風格,並展現本系教師的研究成果。

9 特價7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曠野上的風——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學生文學創作精粹2019

萬卷樓 出版
2019/12/01 出版

本書為福建師範大學學生創作文集,其主要內容為學生在校期間創作的各類文學作品。本書中,諸多散文篇什都不是「為賦新詩強說愁」般的情感模仿,而是少年人有了真切人生體驗之後對人世變幻的感悟和感慨。其中有些內容與表達具有出乎意料的思想與情感的「早熟」之表述。青春、愛、友誼、迷惘、憧憬、記憶,從來都是青年朋友們文學書寫的重要主題,從上個世紀八〇年代繁星滿天的長安山文學之夜,到新世紀之後師大旗山校區的校園文學創作的宣導,再到今天倉山校區文學創作的大力推動和佳作頻出。所有這些,都表明文學創作是青年朋友們最值得驕傲的一種能力,也是每位大學生都值得去把握去擁有的書寫權力。青年與文學,青春與寫作,從來都是那麼生動而緊密聯繫著的。本次合集還將我院暑期赴臺交流學生的心得體會列入其中,旨在展示兩岸青年文學文創交流成果,增進兩岸青年了解互見。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亞論叢.第二十期

萬卷樓 出版
2019/12/01 出版

本書由《新亞論叢》編輯委員會主編。收入來自中、港、臺、澳等四地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包含文學、經學、哲學、史學、詩學、語言學等,不同領域的研究論題,為中華學術界重要刊物之一。而今期為第二十期刊慶,特此收錄了一些懷念或有特別意義的文章,刊登於附錄,以作紀念。

9 特價86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記研究論集

鄭尊仁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9/12/01 出版

本書由傳統傳記文學觀點入手,逐漸進展至類別傳記以及生命敘事。各篇論文探討傳記的各種不同面向,時間上跨越了古代到近代。全書依照研究取向分為三大部分:一 由傳統傳記文學觀點入手,分別由古代與現代角度,探討傳記寫作的要求,以及不同時代學者對於傳記的看法。二 各種人物類型傳記均有其不同敘述重點,其後也各自發展出特殊的敘述模式。藉由全方位搜集與分析特定類型傳記,了解其表現方式與意義,並發掘其既定框架與寫作侷限。三 以某人或某書為研究主體,應用文化分析與文學研究方式,了解其自傳或傳記書籍之主題呈現,自我認同,邊界跨越等意向,凸顯其作品之價值所在。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萬古悲歌:松陽隨筆二----松陽文集(四)

松陽鎮杰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19/12/01 出版

本書包含兩部分:《萬古悲歌》、《松陽隨筆 (二)》《萬古悲歌》※真情真愛,平生知音,卻生死兩茫茫!※南征北討,匡平天下,功未成身先死!※生命短促,人生有限,人世總是悲歌!這是一本歷史小說,不是武俠小說,亦非通俗小說,是以嚴肅正史為小說背景,故事情節只是使小說人物栩栩如生,小說人物的敘述以人生智慧及中國傳統文化為中心主題。〈萬古悲歌〉以唐亡後、五個短促王朝的最後一個朝代後周為小說背景。後周由郭威創立,將士找面黃旗披在他身上,擁立為帝,他整治貪官汙吏,興修水利,振興農業,改良賦稅,提倡節儉,幾年後去世,由養子郭榮(柴榮)繼位,在位五年間(繼承王位時三十四歲,年三十九歲病逝),後周版圖不斷擴大,政治清明,大有一統江山希望,倘非英年早逝,也許歷史由他負起(而非趙匡胤)統一天下的使命。 中國歷史太多悲慘記載;天地蒼茫,生命有限,個人渺小,難以成就個人雄心壯志!人世間總是哀愁悲歌!而本書懷著悲天憫人之襟,訴說人生中真情真愛的覺醒與悲歌!可是人世依然如長江東流,為更有意義的明天,千迴萬轉!松陽隨筆 (二),內容廣泛,包含筆記小品、經史典故、詩文藝哲、軼聞傳說。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性的想像:從晚清到五四

李歐梵  著
聯經 出版
2019/11/27 出版

以《現代性的追求》一書馳名學界的李歐梵,其書其人傳播甚廣,從此以後,「現代性」與中國現代文學緊緊勾連,成為論說中國現代文學最重要的維度之一。 《現代性的想像:從晚清到五四》收入李歐梵近年關於「現代性」的研究。冠以《現代性的想像》之名,是彰顯李歐梵一以貫之的「現代性」之內在理路和複雜意涵。本書以兩個主要的研究領域,晚清和五四為主,收入十四篇文章(外加一篇訪問稿),例如關於晚清翻譯的近作,包括重探林紓翻譯哈葛德和司各德小說;重探郁達夫的小說和徐志摩的新詩,這兩方面的研究並置在同一本書中,大致照著歷史的連貫性次序,可視作李歐梵個人研究歷程的過去和現在的一個總結,一個自我反省和自我駁詰的記錄。 關於晚清文學的研究,是李歐梵在《現代性的想像》一書裡關心文本背後的「歷史節點」,它以何種形式在文本中顯現,抑或「缺席」?本書同時討論五四文學的研究──特別關於郁達夫的舊詩,與胡適和徐志摩的新詩試驗,專注於文本分析和比較,從另一個「跨文學」的角度來重新審視文本,引人深思。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憶念金庸.重溫武俠:武俠品賞六部曲【作者限量簽名套書】(書盒版收縮不分售)

風雲時代 出版
2019/11/15 出版

※作者限量親筆簽名紀念版 武俠大師金庸逝世週年,留給武俠迷無限遺憾。為緬懷金庸,特別規劃《武俠品賞六部曲》,以憶念金庸、重溫武俠! 武俠品賞六部曲1:論劍之譜(上)武俠五大家品賞 武俠品賞六部曲2:論劍之譜(下)武俠五大家品賞 武俠品賞六部曲3:大俠——俠的精神文化史論 武俠品賞六部曲4:武藝──俠的武術功法叢談 武俠品賞六部曲5:修訂金庸(上)金庸小說新版評析 武俠品賞六部曲6:修訂金庸(下)金庸小說新版評析 ※兩岸知名武俠評論家龔鵬程、陳墨聯手出擊! ※集結武俠小說五大名家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臥龍生共襄盛舉! ※武俠風雲會,大俠來過招!武俠五大名作家完整品賞,龔陳六部曲一次收齊! ※選擇具有地域性特色、派別傳承與創新的五大武俠名家!? ※除評論武俠作品,亦介紹作者生平,讓讀者更了解其武俠風格養成! 憶念金庸、重溫武俠 回味俠氣縱橫的江湖時代 探究經典門派的武功淵源 著名評論家陳墨從武俠迷進階評析五大名家 著名學者龔鵬程自幼愛武術,身體力行實踐並鑽研,譜出真實版的武術世界! ◎武俠品賞六部曲1:論劍之譜(上)武俠五大家品賞 ◎武俠品賞六部曲2:論劍之譜(下)武俠五大家品賞 金庸是公認的「武林盟主」;古龍是武俠小說的「革命家」;梁羽生是「開山祖師」兼「武林長老」;溫瑞安是今日武俠文壇的「少掌門」;臥龍生是「台灣武俠泰斗」。金、古、梁、溫、臥龍,不僅代表了不同地域的風格,還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武俠小說特色。 ◎武俠品賞六部曲3:大俠——俠的精神文化史論 俠,經常被理解為歷史上一種急公好義、紓解人間不平的人物,長久以來,對於俠,我們總有一種難言的讚嘆之情。他們那種堅持信念、不畏強梁的勇氣,義之所在、雖死不辭的壯烈,以及那種白晝悲歌、深宵彈劍的孤寂與放浪,也在在顯示了與眾不同的情操,扣人心弦。就這樣,正義的英雄走入了人世、走入江湖。 ◎武俠品賞六部曲4:武藝──俠的武術功法叢談 此書首論達摩《易筋經》,次論張三丰武學,間接就說明了少林派與武當派的相關問題。接著分論崆峒、崑崙、峨眉、青城各派,及迷蹤拳、筋經門。少林、武當、峨嵋、崆峒、青城是傳統門派,迷蹤拳也是傳統拳種,但崑崙是新興門派,筋經門則不見經傳,乃所謂「秘傳」之學。武術門類雖雜,大體不外這幾種。 ◎武俠品賞六部曲5:修訂金庸(上)金庸小說新版評析 ◎武俠品賞六部曲6:修訂金庸(下)金庸小說新版評析 本書作者即是長期研究金庸小說的大家,他將舊版與改版後的故事情節及修正內容,做了詳細的分析與評論,不但鞭辟入裡,更是直指核心,讓喜愛金庸小說的讀者日後再讀金庸小說時,能更有一番體會。 &

79 特價180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善書、經卷與文獻(1)

范純武  著
博揚文化 出版
2019/11/08 出版

本刊是全世界關心中文善書、經卷與宗教文獻的學者所辦的。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與關心此領域的專家交流,也提供年輕研究者,發表機會!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春山文藝創刊號:歷史在呼嘯

春山出版 出版
2019/11/05 出版

我們需要新的視野,整合我們僅有的碎片 ■關於春山文藝:文藝精神 在當代許多困難的問題與爭辯中,會不會我們尋找答案與方向的時候,有一種精神其實是重要且基本的,就是文藝精神。文藝精神不追求答案與方向,可能是提出尖銳的質疑,或使僵持不下的對立者,他們的內心都能得到涵養,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在衝突中失去了人的資格。文藝精神是人類天賦的極致表現,也是重要價值的來源。 春山文藝將不定期推出跨領域的企畫,結合人文思想、社會分析與文學藝術,以文藝精神剖析當代重要問題。在此期盼,具有文藝精神的個人,在處處烽火的當代世界中,成為意見分歧的群體最堅實的基礎。 ■關於創刊號:歷史在呼嘯 歷史是一個共同體的資產也是負債,如果沒有經歷西班牙長達三百年的壓迫殖民,也不會有從十九世紀中葉醞釀的拉丁美洲文學,最終成就成群而來的魔幻寫實小說傑作。如果沒有明治維新的變革,也不會有從夏目漱石開啟的日本現代文學。回到臺灣,近年本土化與民主化的掙扎,許多人在問歷史與自己的關係,包括創作者。歷史卻不是本質主義的探求,而是在諸多實踐與創造中不斷形成我們對歷史的認識,透過本期創刊號,由王汎森、吳叡人、蘇碩斌、陳小雀與蔡慶樺展開的路徑,期待回應深藏於臺灣共同體的內在張力與焦躁。 本期同時也特別企劃小說家黃崇凱專輯,黃崇凱以《黃色小說》奪得二○一四年開卷獎,二○一七年《文藝春秋》更奠定他的影響力,連連獲獎,成為七年級小說家的代表人物。黃崇凱歷史出身的背景,使他的小說在輕重濃淡之間自如出入大眾生活史與文學史,彷彿以小說作史,本期將有他的深度專訪,以及字母會策畫者楊凱麟、小說家賴香吟與法語譯者關首奇的評論。創刊號也收錄最新評論,由英美文學研究者辜炳達評論駱以軍最新長篇小說《明朝》,以及蔡慶樺分析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漢德克何以引發爭議。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閱讀我城:文學評論集

蔡益懷  著
初文 出版
2019/11/01 出版

如果說本書的內容跟以前的論述有甚麼區別的話,那就是更多地關注近二十年來香港小說的生態,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在地情懷與社會歷史經驗、人情世態。文學是現實人生的藝術產物,是我們認識社會歷史的透視鏡。選擇以這面透鏡來審視「我城」,終究是為了更準確地解說此城的前世今生,言說她的人間故事與千百般生存況味。除了地域的關注,還要張眼看世界,所以本集中也收錄了若干談文說藝的篇章,從器識與文藝等等方面來闡述藝文觀,並評說一些藝文現象,一如他山之石,與「我城」論述互為補充。

9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周策縱序文集

初文 出版
2019/10/25 出版

「周策縱借訪談與序,再觀察再補充、再論述他以往的見解,尤其幾個對他最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如五四運動相關的論點與紅樓夢的研究。作為一位思想開放,論述嚴謹的學者,他不斷注意國際上新的史料與新論述的出現,然後調整自己的見解。周策縱的論述是不斷延續與發展的,此外又發表新的學術理論。」——王潤華「正因周教授學識淵博,通古典今典,更通西典,所以在每篇序文都有豐富的文獻資料貫穿期間,增加立論的說服力。同時,他能否設身處地,運用歷史學的訓練,重建或者模擬個人或群眾在歷史或未來所遇到的境況,從而給予適切的建議。而他在文章經常對照西方學術傳統,更是希望透過跨文化的比較,更清楚說明中國自己本身的特色以及不足,從而不斷修正傳統,面向世界。」——黎漢傑

9 特價30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藏在宋詞裡的趣事

王月亮  著
大地出版社 出版
2019/10/14 出版

本書以文化繁榮的宋朝為時代背景,精選宋詞中的經典之作,將李煜、柳永、晏殊、李清照、蘇東坡、秦觀、辛棄疾等二十位宋詞大家的生平事蹟娓娓道來。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詳細解讀,在古意盎然的敘述中融入清雋的感悟,讓讀者走進宋詞背後那些有趣的人和事,領略古人的風采和神韻。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竹塹風華再現——第三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史書美等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9/10/01 出版

「竹塹」,夙為北臺灣文化重鎮。「竹塹歷史人文藝術」全景,內容包覆豐碩,諸如文人社群及詩社活動、當代藝文及民間曲藝、書畫金石及綜合藝術、客家文化及區域地理、經學思想與地誌文史、民俗信仰及部落文化等。這些人文藝術內涵,除以其原有表現方式,各逞本色,引領風騷外,也見諸詩文與歷史的載記。作為歷史地理實體的「新竹行政區域」,因此也是藝文家揮灑創作的「人文藝術之都」。《第三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總計輯錄二十篇海內外專家學者佳構鉅作,包括一篇專題講座與地方學座談討論實錄。除了藉竹塹文史藝術研析與討論,再現竹塹藝文的光燦歷史,發掘在地文化魅力,也透過「臺灣各區域地方學發展特色及省思」的交流與討論,作為拓展臺灣新竹區域文化文史研究的新方法與大視野。

9 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學招領-文學、旅遊與文創產業的多元共構

陳敬介  著
讀冊文化 出版
2019/09/12 出版

本書以「文學招領」為題,多層面、多角度論述文學、旅遊與文創產業的多元共構,就是作者經之營之,累積十多年相關研究的成果。他以「文學作品」、「文學旅遊」和「文創產業」的互動、連結為論述核心,窮究三者之間環環相扣,可以共生、互聯的空間;以身體力行的產學合作案例、教學實績和實務研習為參照,討論文學如何應用於文創產業、分享給社會,促進文化發展,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教學,乃至文學應用的深化均具有參考價值。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的學術論域,約從上個世紀末葉開始,上有政府重視,中有學界參與,下有產業推波,因而蔚為顯學。這個關鍵詞拆解開來,可細分為「文化」、「創意」、「產業」三個核心,有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的嚴肅意義,有文學藝術的活潑創意,也有產業提升的加值利益,三者之間若能融合無間,自能如魚得水;若僅各取所需,只從單方需求思考,則三敗俱傷,容易流於形式或偏於庸俗。作者在本書各篇之中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三者共構,共創榮景的積極課題。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講、記憶、文化:民間文學的傳統與現代

蔡蕙如  著
博揚文化 出版
2019/08/16 出版

本書匯集作者近幾年執行科技部計畫,對民間文學的相關觀察及研究,所累積的論文集。民間文學又稱口傳文學、口語文學,是存在人民口耳相傳之中。因此它與民眾的生活形態息息相關。隨著時代的變化,口傳的內容、意涵也有其時代性的差異。同理,講述的展演方式也會隨著社會環境變遷,有了不一樣的發展。而書中對民間文學的研究歷程,大致從日治時期臺灣民間文學的觀念與工作,延續40年代、50年代的「臺灣知識份子的民間文學觀念」,再接續探討現今「民間文學與社區文化」的相互關係,並深入於「民間文學和集體記憶」。對民間文學的傳承、情境及文本做系列探索。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理解宋學 : 從韓愈看起

張瑞麟  著
元華文創 出版
2019/08/07 出版

本書重新審視了韓愈學術對宋代學術具體影響的層面,並明晰了其間蘊含的思維脈絡與內在意義。宋代學術呈現嶄新的發展,韓愈具有關鍵性地位,如何看見此間精彩?本書嘗試以韓愈為焦點,文道觀為視角,透過回歸原典的梳理,憑藉文學、思想、雕版文化等各領域的思維整合,剖析宋學的發展與演變。研究的成果,不僅重新審視了韓愈學術對宋代學術具體影響的層面,並明晰了其間蘊含的思維脈絡與內在意義。

9 特價59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佛光,文學之道

蕭麗華  著
我己文創 出版
2019/08/02 出版

本書是我以一甲子的生命領悟,無私的裸露內在的真心,分享我的文學三寶-以行佛實踐生命意義、以山居領會文學之美、以遊歷世界擴充文學生命。書名叫《佛光,文學之道》,因為: 第一層,我們是佛光大學中文系,我們享受佛光之中的學習,邁向一條屬於生命的「文學之道」。 第二層,為了鍛鍊身心,我每天在雲起樓到校門口之間散步,用雙腳、用心、用文學與佛學的沉思,扎實走出一條「文學之道」。 第三層,佛光大學的「文學之道」,絕對媲美京都西田幾多郎的「哲學之道」,也比松尾芭蕉的「奧之細道」更具生命意義。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表最強國文課本第二冊:不如歸去休學期

陳茻  著
逗點文創社 出版
2019/08/01 出版

政治與文明都會創造傷口 讀經典文本,是為了癒合 戰爭亂世,仕途艱困,失去至親 這個世界太多無法承受的痛楚 舊的體制正在崩壞 然而,新的價值也正在形成 第一冊所選的課文 一切的苦難僅說了一半 而歷劫歸來的第二冊 是寫給那些被時代毀棄的人 「不如歸去」或許是對這世界有小小的失望。但我依然期待歸去後,看見的仍是那個平淡的老地方,有風有雨,有陽光偶爾灑落—— 老子、荀子、韓非、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范仲淹、關漢卿…… 這次不再只是教科書中的文人或思想家 除去各種政治重擔、理念價值的他們 跟你我一樣,都是充滿缺憾與挫敗的人啊 讀《女兒國》開始面對自己的心魔 讀《不伏老》摸索「我是誰」的終極問題 讀《兵車行》學會為民間疾苦發聲 讀《老子》真正去感受世界的衝突與和諧 「不朽」是一連串的毀壞與重建 在每個時代的人們心中 以新的姿態樣貌出現 如今這些背不起來的經典課文 都是讓你讀了一頁長大的祕笈 「這一次,不談世界的真理,不談美好的理想,不談崇高的人格,不談生命的喜悅。我們來談生而為人的掙扎與疼痛,談錯看人間風景的失落,談身心不得歸的異鄉人……我們用力去看這個世界的缺憾,不要急著去填補,更不要遮掩。」 ——「地表最強國文課沒有之一」臉書專頁作家 陳茻 本書特色 ★萬本暢銷的《地表最強國文課本》,三部曲之二突破地表上市。(沒看過第一冊,也請安心服用) ★杜甫詩很消極?司馬遷記史太浪漫?范仲淹沒去過岳陽樓?有別於傳統國文課堂上的獨特詮釋! ★在「不如歸去」翹課前,先感受感受古人的苦難與痛楚;你人生的掙扎,他們也略懂略懂。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吳闓生《古文範》研究

許妙音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9/08/01 出版

清末民初的古文學界歷經西風的衝擊,在白話浪潮的席卷之下,古文著作多被埋沒。吳闓生有意接續姚鼐《古文辭類纂》、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編纂了《古文範》。吳氏一生中多次增修此書,可謂吳氏全神傾注的大作。本書以桐城派晚期吳闓生《古文範》為研究核心,蒐羅諸多史料,詳察桐城派殿軍吳闓生的事蹟與著作,探討其時代特色與文學主張。本書以其評點著作《古文範》為研究核心,檢覈吳氏文集以解讀,避免片面武斷;詳察吳氏生平事蹟及師承、交遊、弟子發展,概括出民國初年華北、東北地區的古文樣貌,分析吳氏企圖力挽狂瀾的心血成果。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駱鴻凱《文選學》初探

廖蘭欣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9/08/01 出版

駱鴻凱是開啟現代《文選》學的重要學者,最早將歷代《文選》學進行系統性歸納,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貢獻。其專著《文選學》為現代《文選》學研究開啟序幕。本書盡量掌握了駱鴻凱生平及學術著作的各種基本文獻,在此基礎上以〈讀選導言〉為核心,針對《文選學》書中「文學體裁論」及「作家論」兩大方向進行探索,旨在釐清駱鴻凱對〈文選序〉、《文選》分體、《文選》編纂的看法,並以駱鴻凱《文選》專家研究五項綱領為線索,考察作家所處的時代環境與政治背景如何影響其創作,進而形成具備當代獨特風貌的詩文現象。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2/2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