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1015_BLACKPINK
1012~1013_10月選書

相關主題

金石堂電子書使用超方便

想知道金石堂電子書怎麼用?無論通勤或在家,電腦或手機都能看,輕鬆運用零碎時間,讓閱讀更融入生活。

看更多

買電子書?金石堂最划算

金石堂超殺回饋!無論買紙本書、電子書皆可獲得金幣回饋,現金折抵無上限

看更多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吳子光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吳子光(1819~1883),字芸閣,號鐵梅老人,生於中國廣東省嘉應州(今梅州市),1842年來臺定居淡水廳苗栗堡銅鑼鄉(今苗栗縣銅鑼鄉),築「雙峰草堂」,課徒為主。其詩作散佚不少,目前僅存約80首,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散文方面。他因為博覽群籍,行文之際,頗好使用典故,然而卻也能表現出開放的心胸、寬廣的眼鏡以及進步的思想,且具有批判性思考之特質。本書分為「輯一‧詩」共四題八首,「輯二‧文」各廿篇,依序對各篇進行注釋與賞析。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李望洋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李望洋(1829~1901),字子觀,號靜齋,臺灣噶瑪蘭廳頭圍保(今宜蘭頭城)人。咸豐9年(1859)中舉。此書選注李望洋詩67題78首,佔《全臺詩》中李望洋作217題274首約四分之ㄧ,希望能呈現出李望洋詩作的特色。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許南英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許南英(1855~1917),清臺灣府人,光緒朝進士出身,字號窺園主人等。其生平經歷頗為特殊,他不但是1895年臺灣割台戰役中,最後離開台灣抗日領袖,也長期在中國擔任官職,尤其在陽江縣知縣時期推行新政,可畏政績卓著。本書所選錄作品,以《窺園留草》為主,並另選其〈募修龍溪縣志啟〉,希望能更完整呈現其文學成就。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鄭經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鄭經(1642~1681),乳名錦,字式天,號賢之(一作元之),自署潛苑主人,成功之子,明崇禎15年生於泉州安平(今安海)。本書選注其詩、文、賦,取材於《東壁樓集》、《延平二王遺集》、《臺灣通史》、《臺灣外記》、《臺灣鄭式紀事》、《重修臺灣省通志》等書。鄭經律詩、古體俱佳,五言優於七言;文以書信為主,諭、序次之,是研究臺灣史、清史不可或缺的文獻;辭賦足以顯現才思與憂國愛民的胸懷。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王松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王松(1866~1930),字友竹,新竹人,乙未時曾出逃中國,返臺後字號滄海遺民,王松為前清生員,並曾入北郭園吟社,日治後又率先出版《臺陽詩話》受全臺關注,故不論在文壇輩分或成就上都相當受推崇。然而王松能在漢學衰微的日治時期先後完成《滄海遺民謄稿》、《友竹行窩遺稿》、《臺陽詩話》、《續篇臺陽詩話》等作品,實屬難能可貴,本書乃就上述作品加以選錄賞析,期能使讀者更深入理解王松的人格特質與文學特色。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胡南溟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胡南溟(1860~1933),名嚴松,官章殿鵬,字子程,號南溟。臺南人。曾與許南英等人組「浪吟吟社」。本書自《全臺詩》中,選錄胡南溟詩三十七題六十七首,注釋賞析,內容包含臺灣歷史風土、中國山水歷史、時事、酬唱、詠新物、時令等主題。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定山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周定山,本名火樹,字克亞,號一吼。生於光緒24年(西元1898年),卒於民國64年(1975年),享壽78歲。定山一生靠著自學、不斷創作、頻繁參與文學活動,彌補了現實的匱乏與資源的不足,為自己所處的時代,留下了深刻的見證。本書選擇定山詩作中關於殖民生活的省思、戰後政治、社會、人際關係等面向的主題,可以看到知識分子如何以詩史之筆關懷弱勢和紀錄生活。他一生雖際遇坎坷,卻未曾放棄對理想的堅持,以堅定意志力在先天匱乏的土壤中加進後天養分並勤加澆灌,終至開出一片繁花。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張李德和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張李德和(1893~1972),字連玉、號羅山女史、琳瑯山閣主人、題襟亭主人、逸園主人、桃城散人、武巒女史。本書選注張李德和詩八十首,詞十一闕、散文五篇、賦一篇。內容涵蓋家居生活、感興及時事抒懷、詠物、寫景記遊、題贈文友、或祝壽、或題畫等。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駱香林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駱香林(1895~1977),新竹人,名榮基,字香林,號月舲,又號「與木石居」、「百石室主人」。年十六隨父北上,居臺北市大稻埕,投入趙一山「劍樓書塾」門下,與同窗共組「星社」。中年移居花蓮,啟迪花蓮文風,影響甚鉅。駱香林詩、文、書法、攝影均有可觀之處。著有《俚歌百首》、《俚歌百首二集》、《題詠花蓮風物》、《臺灣省名勝古蹟集》、《花蓮縣志》、《駱香林全集》等書。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林景仁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林景仁(1893~1940),字健人,亦字小眉,號蟫窟,或署蟫窟主人,臺灣板橋人,為板橋林爾嘉長子。臺灣割讓,林景仁隨著家族離開臺灣時,定居廈門鼓浪嶼鹿耳礁。身為名門之後,再林爾嘉刻意栽培下,林景仁深湛國故、兼擅英、法、日文,尤好傳統詩文創作。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陳虛谷‧莊遂性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陳虛谷(1896~1965)與莊遂性(1897~1962)不僅生年與卒年都相近,也同樣都出身今彰化縣內,同樣留學日本明治大學,同樣受到現代性思潮的洗禮,同樣積極參與臺灣文化協會的運動,同樣能創作漢詩與新文學,同樣在戰後都隱居鄉間而吟詠自娛。本書分別從中選出四十首以及十五首進行注釋與賞析,既分析詩作結構與藝術手法,更論述時代背景與創作動機,希望能與大家共同分享其詩作藝術之美。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臺日人漢詩文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由於臺灣被日本殖民的歷史事實,使「日本漢文學」與「臺灣古典文學」產生交集,此集學界新興的研究領域-「在臺日人漢文學」。本書選錄日本統治初期四位具有漢學背景的在臺日文;中村櫻溪、?山衣洲、館森鴻、佐倉孫三等四位與台灣相關的詩文作品。這些作品不論思想性、時代性、藝術性都有可觀之處,而作品背後傳達的文化差異、殖民視角,乃至對中國古典文學傳統的模擬與轉化,也都值得深入探究。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魏清德集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魏清德(1886~1964),號潤庵,新竹人。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後,曾任公學校訓導、臺灣日日新報社記者,後升任漢文部編輯主任。一生勤於著述,有《滿鮮吟草》、《潤庵吟草》、《尺寸園瓿稿》傳世,又有各類文章及通俗小說作品刊於報端,是臺灣文學史上相當具有影響性之古典文人。本書所選作品涵蓋詩、文與小說。詩歌方面,包括人生感懷、親情友誼刻劃、臺灣自然景物描摹、天然災害慨嘆,以及故國感懷與政權改易之抒發等。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活美學-趙宗冠家族創作展

趙宗冠等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13/11/01 出版

生活美學,趙宗冠家族創作展特輯。內容包含趙家家族油畫創作,充滿藝術表現。此次展出,素材涵蓋了膠彩、油畫、攝影、書法、綜合煤材;足跡踏及台灣、離島、非洲、美州、中國、日本,除了濃厚的鄉土情懷,並踏出象牙塔,最重要的是他們生活中美的呈現和分享!看這樣一個藝術家庭的作品豐富而溫馨,溫婉中流著愛的凝聚。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呼吸:102年高雄青年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高雄市圖 出版
2013/11/01 出版

主要內容為102年高雄青年文學獎得獎作品及得獎者感言、評審委員的評審意見。這次得獎作品中,有大多數的作品都具有世界觀,以及關懷社會弱勢的想法,甚至也有帶有諷諭性的作品,十分令人驚嘆。除此之外,在情感書寫上也比往年豐富,除了詠物自白、抒發愛情以外、今年在親情題材的刻畫上也比往年的作品多。情感、社會議題與文學結合後所迸射出來的火花璀璨,也讓人期待往後的高雄青年文學能繼續為這片文學畫布添上全新的色彩。

95 特價2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1-艾雯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1/01 出版

艾雯之生平小傳、照片、手稿、作品目錄、年表、研究綜述及重要評論資料。

95 特價3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文化場域意象採集:文化性資產清查手札[軟精裝]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13/10/31 出版

為推動行政院所屬機關機構學校文化性資產清查工作,文資局特別以歷史場所精神為主題,經由實地的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所得到的珍貴史料,挑選出深具臺灣近代化代表性意義的糖業、水文、鐵路等三種近代文明類型,以八個場域的文化意象採集,呈現臺灣文化發展的場域精神與核心價值。透過八個歷史場域的文化意象採集,至少可以窺看臺灣文化發展的局部脈絡紋理。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林本源園邸 古蹟細賞系列-泥塑剪黏之美

康錫  著
北縣文化局 出版
2013/10/01 出版

以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撰寫、分析,探討板橋林本源園邸之建築特色裝飾藝術的塑造之美,如: 泥塑、剪黏… 等,讓人們面對板橋林本源園邸時,獲得更深刻的共鳴。

95 特價24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客家聚落信仰調查:變與不變-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

臺灣文獻館 出版
2013/10/01 出版

本書《臺灣客家聚落之信仰調查:變與不變—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為臺灣客家研究專題計畫主題委託案成果之一,以作者之一吳學明教授過去研究歷程所涉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之議題為基礎,透過文獻建構信仰形成背景,並調查全臺以枋寮義民爺為主神的分香廟,歸納該信仰於各時期、各分香廟的建立與發展,及與新聚落居民的聯結情形,以全面性地分析義民爺信仰的演變,來說明發展過程「變與不變」的多元化現象,期能深入呈現臺灣客家義民爺信仰史實,形塑出其多樣風貌,及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所體現的時代意義。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臺灣漢學研究電子資源精選

國家圖書館 出版
2013/10/01 出版

本簡介介紹國家圖書館所建置的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的功能、臺灣漢學研究相關電子資源以及漢學研究獎助金、臺灣獎助金等。

95 特價1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北市新幸福-新北市家居生活用品設計大賽成果專輯2013-主臥起居篇

林寬裕編  著
新北市文化 出版
2013/10/01 出版

2013新北市家居生活用品設計大賽入圍成果專刊。「2013新北市家居生活用品設計大賽」的成果除了評選出得獎作品之外,也在藉由這個機會發掘更多的創意人才,鼓勵他們成為打造你我心目中幸福城市的種子設計師,喚起市民重視生活美學,從每個人的家出發,共創本市兼具幸福與創意的優質生活。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版映古臺北風華

中山堂 出版
2013/10/01 出版

臺北市的古蹟,分散在各區域,並各擁有特色,與臺北的歷史息息相關,互相輝映,從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古蹟裡,可以讀出諸多歷史的篇章。《版映古臺北風華》希望藉由中山堂與臺北歷史建築之美的巡禮,呈現古臺北風華,也讓一般民眾能透過藝術家的各種不同審美表現,激發對臺北的思古幽情,進而了解昔日臺北的歷史發展。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移動的心象:國立臺灣文學館館員論文集刊2012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0/01 出版

為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年度館員研究論文集結成冊,全書共收錄論文7篇。不同於文學館過去之出版品大多委託學界或民間文學社團研究辦理,「臺文館叢刊」之編輯、策劃皆出自內部館員之手,集稿完成再委請專業印刷廠商美編、印製。除聚焦、彰顯文學館內部文學研究、文學推展之成果,亦可將分散之出版品予以書系化使具整體性。&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演繹戲曲人生-屏東傳統戲曲發展紀錄 [軟精裝]

邱金惠  著
屏縣文化局 出版
2013/10/01 出版

屏東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堪稱台灣早期最庶民的娛樂,一路跟隨台灣社會型態的發展脈絡而蛻變,成為台灣五、六十歲民眾童年記憶的一部份。臺灣傳統戲曲的發展變遷,有許多研究先驅從披荊斬棘的田調過程一路拓荒展地,闢成良田。屏東傳統戲曲的圖像面貌,幸有黃壬來、周炳成、石光生、王淳美、林茂賢、陳處世、陳正義等多位老師的辛勤耕耨,相繼留下可貴文獻資料。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光景寫意探索者:何肇衢 [光碟]

生活美學館 出版
2013/10/01 出版

何肇衢老師,生於1931年,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曾任教於北師附小美術科老師,並曾榮獲中國畫學會最優油畫「金爵獎」、連續三次榮獲台陽美術展最高獎、法國坎城國際美展「國家榮譽獎」及「中山文藝獎」等殊榮。本館辦理「光景寫意─何肇衢八十近作油畫展」,展出畫家八十歲後的近作,約60件。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光景寫意:何肇衢八十近作油畫展

何肇衢  著
生活美學館 出版
2013/10/01 出版

何肇衢老師,生於1931年,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曾任教於北師附小美術科老師,並曾榮獲中國畫學會最優油畫「金爵獎」、連續三次榮獲台陽美術展最高獎、法國坎城國際美展「國家榮譽獎」及「中山文藝獎」等殊榮。本館辦理「光景寫意─何肇衢八十近作油畫展」,展出畫家八十歲後的近作,約60件。

95 特價7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101年公共藝術年鑑 Public Art in Taiwan Annual 2012[附光碟]

文化部 出版
2013/10/01 出版

本年度《公共藝術年鑑》中,欣見多項計畫型公共藝術,例如中港大排「迴計畫」、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讀‧樂公共藝術節」等。這些計畫中,臨時性作品、民眾參與計畫與永久性設置都同等重要。公共藝術不該只被視為設置於公共空間裡的視覺藝術創作,還包括了整個創作過程中,環境思維的醞釀、公民自主的參與、對美好未來的想像。公共藝術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凝聚臺灣城鄉公民意識的溝通平台。本書籍收錄民國101年送各公共藝術審議機關備查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並加以統計分析。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古典詩選注2-海洋與山川 [軟精裝]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0/01 出版

由《全台詩》中揀選以海洋與山川為主題之台灣古典詩。飲食、人之命脈,王者以民為主,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一個廣泛的稱呼與概念,它也可以專指吃與喝的行為,也可以泛指吃、喝相關的文化,包含了食物與飲料,烹飪方式等等,從解決基本民生問題的果腹,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料理,乃至追求健康講究養生的食方,解饞止渴的點點心飲品。 &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古典詩選注3- 飲食與物產 [軟精裝]

臺灣文學館 出版
2013/10/01 出版

由《全台詩》中揀選以飲食與物產為主題之台灣古典詩。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光景寫意:何肇衢八十近作油畫展 [精裝]

何肇衢  著
生活美學館 出版
2013/10/01 出版

何肇衢老師,生於1931年,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曾任教於北師附小美術科老師,並曾榮獲中國畫學會最優油畫「金爵獎」、連續三次榮獲台陽美術展最高獎、法國坎城國際美展「國家榮譽獎」及「中山文藝獎」等殊榮。本館辦理「光景寫意─何肇衢八十近作油畫展」,展出畫家八十歲後的近作,約60件。

95 特價9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瑛畫旅-山外山 [精裝]

歷史博物館 出版
2013/10/01 出版

「山外山:周瑛畫旅」約刊印150件不同時期之作品,除了「石之頌」、「木之讚」等版畫系列,也有未曾發表過的綜合媒材創作,尤其是一批首度曝光的速寫更是彌足珍貴,正可藉此追溯藝術家一生完整之創作脈絡與風貌。這批1939-1948年間的手稿,係因當年政局丕變,其弟為避禍端,埋藏大陸家鄉,塵封多年。從這些珍貴的習作中,亦可一窺先生對於追求藝術的嚴謹態度與過人的才情。這些恬淡寫實的鄉野速寫小品,對照其後期之抽象造型創作,某種程度地亦反映出藝術家的內在心象與轉變,在其長久深遠的創作過程中,猶如在群山峻嶺間游移穿梭,也代表著他對天地有情與造境的禮讚。

95 特價1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軌跡魅影:Discovery 發現鐵道藝術[精裝]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13/10/01 出版

2013年「軌跡魅影—鐵道藝術六站聯展」藝術村簡介暨聯展作品集。由於鐵道藝術網絡是如此貼近庶民生活,藝術不再僅存在遙不可及的殿堂裡,來藝術村就可看到工作中的藝術家,直接親近了藝術,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文化部讓藝術進入生活的長久目標。「鐵道藝術網路」成立十餘年,透過這次「軌跡魅影-鐵道藝術六站聯展」難得地讓各站齊聚一堂,向各界展是自我特色與歷史成績,駐村藝術家豐富的創作能量,為藝術村時代脈動寫下脫胎換骨的歷史性紀錄,期待未來的藝術軌跡仍傳承不斷,永續再現。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13臺灣表演藝術團隊名錄Taiwan Performing Arts in Focus

文化部 出版
2013/10/01 出版

收錄210個臺灣表演藝術團隊資訊及簡介,及其重要作品介紹。分別為:「戲劇」、「傳統」、「舞蹈」、「音樂」,其中「戲劇」類,「屏風表演班」創立於1986年,在藝術總監李國修先生帶領下,堅持原創劇作,共發表四十回作品,紀錄臺灣的生命故事,開創多元舞台劇藝術風貌,創下臺灣劇場界新紀錄:巡迴海內外二十三個城市,累計完成1748場次演出,觀眾1463751人次,為華人地區重要的演出團隊。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本書所涵蓋的主要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如彝、羌、侗、苗、傣、景頗、爾蘇、拉祜、傈僳等。由於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較複雜,且其文化特殊性較容易引發獵奇者的「異文化幻想」(exotic fantasy),反而較容易吸引人類學、民族學者的興趣。本文集在時間的縱深度和空間的廣闊度上都包含甚廣,且對許多特殊的食品製作方法,及食用時的相關習俗、禮儀有很多細緻的深度描繪,是對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發展的一個初步探討。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食品科技史與餐飲管理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由於經濟迅速的發展、現代科技的應用及國民所得的增加,使得國民飲食習慣與結構加速在改變中,唯有食品科技的研發應用與餐飲業開發可因應這項變化。本文集藉由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與特性,說明中國傳統的食品加工的特色,並探就食品科技在中國大陸的市場潛力與展望。另一方面則是探討餐飲服務可引用諸多領域的科學,使其在經營管理上更劇系統化、競爭性且兼顧維護地球資源之責、盡而使業者、從業人員及消費者獲利,型成三贏的局面。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神共歆:宗教與養生飲食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日常食物和非日常食物不僅是食物,更是一種象徵體系,結合於社會與心理脈絡中,亦即食物的生產、調和消費都連繫著生命的循環和社會結構的關係。本文集集合了十一篇不同科學與視野來論述飲食,在營養學、漢醫、道家、道教、養生家、大乘佛教、儒家和民間信仰等等宗教和思想的向度下,涵跨日常飲食、養生飲食,或生命禮儀飲食、節慶飲食、宗教獻祭供品。不僅是提供了對漢人飲食的理解,更當以成為多角度理解漢人象徵體系和社會的媒介。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茶酒文化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綜論中國「飲」文化傳統的發展,酒與茶兩類飲料蔚為大宗,除了歷史久遠外,與社會、經濟、宗教等各方面的關係,最引人注目。綜觀本書所錄的十一篇專論,都以茶、酒文化為討論對象,探討中國與台灣茶、酒兩類飲料重要的相關課題。茶香、酒味,可以從文化、藝術的角度體會,也可以從醫學、化學的方法剖析。儘管各篇探討主旨不同、研究方法有異,不過卻能帶領讀者從不同的角度,縱情欣賞、細細品嘗。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飲食文化綜論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本書集結十二篇文章,自不同觀點審視中華飲食文化的研究課題,包括飲食文化的理論基礎、中華飲食文化的歷史進程與調和發展,並從當前熱門的本土化與全球化觀點,探討以中華飲食文化為中心而發展出來的世界觀。是作為了解飲食文化、尤其是中華飲食文化的基礎論述,進而發展各項不同的相關議題的重要參考。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鼎鼐文明:古代飲食史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人類飲食行為遠較其他動物來的複雜。在中國這樣的古老文明之域,人類千萬年來飲於斯、食於斯,因此其飲食文化豐富、多元,且有延續、有變化-這應是全世界由飲食入手了解人類文明發展、社會文化變遷最適宜的一個地區。本文集中的文章可說是藉由「飲食」略述了整個中國的歷史;不只是飲食史,而是整體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歷史。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飲食傳播與文化交流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從人們對飲食習俗及食物內容的改變來定義文化變遷,可以描繪出相當不同於從政權或政治制度,或者宗教思想的改變而定易的文化變遷。本冊所收的論文主要有兩大類,一是中國為主的飲食文化在歷史過程中,中國與域外文化接觸所產生的諸多變遷。另一類是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域外的傳播與發展,以及由人類學角度來看飲食與文化的互動關係。本文集所收的文章,足以提供讀者一個對「飲食」與「文化」兩者都有開放性的新認識的機會。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食巧毋食飽:地方飲食文化(一)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飲食文化的差異不僅是跨文化的,也存於特定文化之內。源於包括自然環境、物產資源、歲時節慶、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等因素,並關係到政經組織、文學創作、審美藝術與諺語流傳等面向,共同結合成多采多姿的地方飲食文化特點。近代以來中西文明接觸,促成飲食文化更為多元的發展。在文化合流的大背景之下,中國飲食是否仍能維繫傳統、研發創新而保持在地的特色呢?回顧各地方飲食的發展、探索地方文化的生命力,或許可以提供我們對此問題的認識。&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民以食為天:地方飲食文化(二)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中國地大物博,包含不同的地域與族群,各地的飲食又表現出各自的特色,受到各地區自然與人文因素之影響,呈現出複雜而多元的圖景。以往我們對中國地域飲食文化的了解多限於「南米北麵」、「南淡北鹹」等簡單的區分,或八大菜系之類的刻版印象。本文集讓大家認識:飲食文化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是物質與精神生活的累積。研究者必須針對這些複雜的因素,對自然環境與文化結構,及其歷史演變作出細膩的ˊ分析,才能對地方飲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誰識食滋味-文學與藝術中的飲食符號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誰識食滋味-文學與藝術中的飲食符號》,供收錄了八篇論文。這八篇論文的作者分別居住在臺、港、新加坡三地,探討的區域飲食文化則涵括海峽兩岸,香港、琉球、越南和東南亞,討論的對象涉及古代文獻、當代散文、小說、電影,乃至龜圖像祭物、食品包裝等,內容豐富,繽紛多彩,值得一看。&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和風華韻-中日飲食文化的交融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世界上大概沒有一種料理,自始自終完全獨立發展,而含有採借自其他地區的成份。在飲食的交流採借中,中國的日本之間的互動關係,是相當獨特而引人思考的。就歷史的發展過程來看,從公元約五世紀的隋唐時代開始到現在,兩國在飲食方面的交流,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其間雖有興衰,但一直沒有完全中斷過。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滋味的流轉-遷徒與地域飲食文化的形成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在食物與社會變遷裡,他們指出移動中的人對飲食變遷的影響;有的移民深受接待社會食物或少數民族食物的影響,有的移民則影響接待的大社會之食物。在食物與任同一節,Mintz與Du Bois指出食物同時具有鞏固群體成員身份及跟其他群體區別開來的功能,因此,食物可以區分族群、種族、國族、階級以及性別的認同。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山味.海味.臺灣味.臺灣飲食歷史與文化

中華飲食文 出版
2013/10/01 出版

本書共收錄十一篇文章,主要分成兩個部份來討論台灣歷史的發展。第一部份是自臺灣歷史來檢視臺灣人的食物、食物與臺灣社會、食物與臺灣的傳統生命禮俗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則討論臺灣的地方飲食與地方認同之互相關係。筆者首先依據第一部份,先行簡述臺灣飲食歷史的發展,提供讀者第一個 清楚的臺灣歷史輪廓,再介紹過去近二十年間國內外學者針對食物的認同之間理論與研究,與第二部份探討地方飲食與認同的研究相呼應。

95 特價3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海底新視野-2013水下考古成果展專刊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13/09/30 出版

水下文化資產是形塑海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環,為提升國人對在地水下文化資產的認知、保存觀念及海洋文化內涵,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特辦理「海底新視野─2013水下考古成果展」,介紹「水下文化資產重要性」、「什麼是水下考古」、「臺灣水下考古的意義與發展」、「臺灣水下考古的成果」、「水下文化資產再利用」等,並透過專刊出版,擴大推廣層面。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梆聲掌聲天涯共和-臺灣豫劇團向60年旅途中相遇的你、我致敬[軟精裝]

傳藝籌備處 出版
2013/09/30 出版

臺灣豫劇團自前身「飛馬豫劇隊」於1953年成立以來時歷一甲子,整整60年的旅途,無論是挑戰時代洪流、或者追求傳統戲曲表演的藝術價值,從來都是與觀眾、戲迷的掌聲同存共生!掌聲供給了臺灣豫劇團一再出發的勇氣與信心,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幸福養分」。也因著掌聲,臺灣豫劇團走向海外、走回原點(發源地河南)、走上轉折點;來自各地的掌聲還催促著將從旅途中站第60年再出發!一路走來天涯海角,縱有梆聲相伴,如果沒有掌聲相隨,戲台上的故事不過是演古人的事罷了,正巧在每一段旅途上與每一個你我相遇且慷慨地送出掌聲,於是,梆聲、掌聲兩者共和,戲台上的故事得以在終場尾聲之後轉為現實生活中可以談論的二三事或某種值得學習的參考,豫劇表演藝術的內涵越見彰顯!是掌聲豐富了豫劇的靈魂!一台梆子弦樂聲佐以掌聲成就了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又串掛另一個故事,60年的旅途裡有說不完的故事和感謝!60年來的點滴是豫劇人的記憶、戲迷的回憶,彼此擁有共同的生命標記,為此,臺灣豫劇團在第60年這一站為向旅途中相遇的每一位深深致敬,同時誠摯邀請在這一站相遇的你我:共享梆聲、掌聲相和的幸福。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57/65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