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附光碟)
民國38年顧正秋老師率京劇團來台,新編演出《香妃》,之後顧老師親自指導復興劇校的學生演出,幾度傳承,《香妃》成了復興的招牌大戲。2016年眼看京劇學系大學部同學角色行當齊全,是再度接棒傳承《香妃》的好時機。2016年11月18-19兩天由台灣戲曲學院大學部應屆畢業生表演為主的對外售票公演京劇《香妃》,這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從劇本改編、音樂編腔、服飾製作、動作編導、燈光布景設計一直到舞蹈編排,《香妃》劇能順利在舞台上展現魅力光芒,這是本校京劇學系、傳統音樂學系、劇場學系的師生們齊心協力,團隊分工合作的成果。有位觀眾觀戲後在臉書留言「要為傳承指導這齣戲的老師們按一百個讚」。 戲隔三十年,《香妃》再現風華,慶幸我們一起見證了第五代《香妃》接班人已經順利接棒了。戲是演完了,教學團隊的工作持續進行,各位現在看到的這本「香妃教材」,除了以文字詳細記錄《香妃》一劇的全貌外,還附上影音資料,以資後進。你看過這本彙集成冊的精彩圖文後,洵信「接棒」、「傳承」不是空話。
嬉市集:隱於巷弄的文創
踏入臺南為古蹟之美由衷讚嘆因巷弄裡的精彩而目眩神迷 這座城市總吸引著許多人駐足留下將他們對臺南的喜愛與情感化為那一方空間裡的所有 嬉市集 帶你遊走於這裡的那些店 那些人 那些事
山海臺灣:從臺灣島嶼的誕生解碼史前玉蛙的身世【AR互動繪本】
史前館自然史廳故事繪本系列之一,介紹臺灣自然史。內文有歐亞大陸板塊碰撞、臺灣造山、臺灣玉形成、澎湖海溝冰河期大量動植物遷徙,多樣性生物產生等,而有現今豐富精采的臺灣面貌。
重現泰雅:泛泰雅傳統服飾重製圖錄(光碟)
衣飾織品的精緻度來自工匠對於植物纖維處理、紡線、編織、裝飾等技術之講究,好的衣飾織品全程費時費工,完成後則具有超越時空與文化的鑑賞價值。世界各地發展出各自具特色的精緻織品工藝,臺灣原著民族亦不例外。
臺南市故事集(十七)
主要以和臺南市北區菱洲宮相關的傳說為主,講述者都是菱洲宮的執事們,包括副主委兼代理主委、桌頭、乩童、手轎轎手、大駕籤手(大駕為台南特有的一種神轎,扛大駕的人稱為籤手)。由於他們都是宮廟行事的核心人物,講述的內容主要以和宮廟信仰有關的靈異傳說為主,充分顯現臺南北區一帶宮廟信仰的內涵及特色。除此之外,資料也采錄了「吃鬼的人」等一類自古以來各地常見的人鬼爭衡的傳說故事,讓內容更加豐富。
臺南市故事集(十八)
主要以和臺南市北區菱洲宮相關的傳說為主,講述者都是菱洲宮的執事們,包括副主委兼代理主委、桌頭、乩童、手轎轎手、大駕籤手(大駕為台南特有的一種神轎,扛大駕的人稱為籤手)。由於他們都是宮廟行事的核心人物,講述的內容主要以和宮廟信仰有關的靈異傳說為主,充分顯現臺南北區一帶宮廟信仰的內涵及特色。除此之外,資料也采錄了「吃鬼的人」等一類自古以來各地常見的人鬼爭衡的傳說故事,讓內容更加豐富。
臺南市故事集(十九)
主要以和臺南市北區菱洲宮相關的傳說為主,講述者都是菱洲宮的執事們,包括副主委兼代理主委、桌頭、乩童、手轎轎手、大駕籤手(大駕為台南特有的一種神轎,扛大駕的人稱為籤手)。由於他們都是宮廟行事的核心人物,講述的內容主要以和宮廟信仰有關的靈異傳說為主,充分顯現臺南北區一帶宮廟信仰的內涵及特色。除此之外,資料也采錄了「吃鬼的人」等一類自古以來各地常見的人鬼爭衡的傳說故事,讓內容更加豐富。
2017說文蹈舞 多元VS.匯流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定於2017年12月02日(六),舉辦 【2017說文蹈舞—舞蹈學術研討會】,本次會議將透過跨領域的研究與探索,在編創、展演,立論及教學實作中發現新機,並與當代社會脈動結合,呈現超越傳統的舞蹈新思維。 此次活動甄選多篇研究生發表論文,其中包含探討舞作的創作理念分析、舞者身體之應用及表現特質,此外還有對舞蹈教學與課程之研究等多面向探討,藉由此研討會提供學生學習與紮根之目標,為舞蹈的學術研究累積新智慧
金門縣瓊林蔡氏家廟祭祖儀典‧儀節教材
金門瓊林聚落,是個兼具完整性與特殊性的聚落,表現在有形的空間佈局及傳統建築方面,以及無形的宗族文化凝聚力上,是金門典型的單性宗族聚落及傳統宗族價值的代表,尤其是完整的「祭祖儀節」是活的無形文化,更是極為珍貴,100年瓊林則是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五十九條登錄「瓊林蔡氏家廟祭祖儀典」為金門縣「民俗及有關文物類」之「無形文化資產」,瓊林,已經成為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重要標的。
金門縣瓊林蔡氏家廟祭祖儀典‧儀節教材(學童版)
門瓊林聚落,是個兼具完整性與特殊性的聚落,表現在有形的空間佈局及傳統建築方面,以及無形的宗族文化凝聚力上,是金門典型的單性宗族聚落及傳統宗族價值的代表,尤其是完整的「祭祖儀節」是活的無形文化,更是極為珍貴,100年瓊林則是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五十九條登錄「瓊林蔡氏家廟祭祖儀典」為金門縣「民俗及有關文物類」之「無形文化資產」,瓊林,已經成為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重要標的。
女巫Avukulr(附光碟)精裝
有關卑南族原創特色及鄉土情懷的故事繪本,走讀卑南族女巫的起源傳說及對大自然的敬畏與遵循祖靈規矩,引領孩子走向思考、走向勇氣、走向尊重。
臺東木工發展史 卷一 : 東海岸木工傳奇
這是一本紀錄臺東木工史頁的生命故事,從臺東開枝散葉,在這片土地上努力散發生命光與熱。期盼這些豐盈的生命故事,能拓展孩子對人生更寬廣的想像,看見臺東人的驕傲與使命。
點燈-綻放東南亞的光(附光碟)
「燈」是裝盛火光的容器,也是祭祀儀式中重要的禮器,每到節慶之夜,人們張燈結彩,讓慶典的黑夜既熱鬧又美麗。東南亞與臺灣擁有許多看似相近的歲時節俗,在不同文化脈絡中,「燈」被組織成各式各樣的夢境,呼應神話傳說,用來慶祝特殊的節日。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策辦「東南亞映臺灣」主題展覽、表演及巡迴展演活動,從東南亞各國與臺灣都有的燈節文化切入,帶領大家領略不同國家關於燈的文化意涵與美學表現方式。
桃園藝術亮點 : 雕塑 雕陶塑泥數十年 苦辣嚐盡甘甜現 : 葉劉金雄
介紹桃園藝術家葉劉金雄老師的創作生涯、創作理念和美術觀點、對美術教育的期許、作品簡介
一生只豫王海玲經典唱段選粹演唱譜(女聲獨唱 含伴唱CD)
本案即是將豫劇戲曲中的音樂精華─唱段,以五線譜記錄,再佐以鋼琴伴奏,與現今音樂教學系統結合,使中文的演唱內容除了藝術歌曲、各地民歌之外,再拓寬至戲曲領域,更加豐富。
Lmuhuw語典:泰雅族口述傳統重要語彙匯編(1)
泰雅族本無文字書寫系統,社群規約、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的媒介端賴祖先流傳的語言,藉由口語敘述或歌謠吟唱的方式代代相傳,這一套口述傳統稱為Lmuhuw。Lmuhuw意指「穿、引」,以「穿」針「引」線來象徵特定的言說方式,有別於日常生活平鋪直敘的用語,不但是泰雅族更是臺灣寶貴的文化資產。 本書《Lmuhuw 語典:泰雅族口述傳統重要語彙匯編 ?》,透過對深諳傳統知識的耆老進行訪談以認識各社群對Lmuhuw的概念與認知,進而多方採集Lmuhuw的單字與詞條,透過記錄、選定、撰寫、編輯與校對等步驟,逐步釐清社群部落方言的語音或辭彙所指涉的意涵,乃至祖源歷史記憶、生命經驗的差異。
文薈獎. 第16屆: 全國身心障礙者文藝獎得獎作品專輯. 文學類暨心情故事
「文薈獎-全國身心障礙者文藝獎」至今年已是第十六屆。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很榮幸能持續每年為身心障礙朋友服務,舉辦這項活動。創作者們體驗過生命的苦樂悲喜,所創作的作品,更為精采動人,他們無懼於生命與現實挑戰的姿態,更是能夠引起人們對於生命積極、正面意義的重視。 今年的徵件主題為「微笑」,自民國106年4月開始徵件,募集到各式各樣的微笑故事,讓我們從作品中看見,真正體驗過生命的笑容,是如此燦爛耀眼。也看見身心障礙朋友在面對生命的不完美時,那份堅毅和坦然,透過文薈獎,愉快地向世界分享他們的驕傲。 每一抹微笑的背後,都有個獨一無二的故事。
認識金門小百科-聚落建築裝飾篇
金門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源遠流長的四季日常生活中的整個面貌,不啻是一部鮮活的金門人生活史。尤其在大陸的「文革」、臺灣的「西化」劇烈影響之後,金門的閩南文化乃躍居為兩岸三地保持最傳統、最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奇葩。 秉持「文化立縣」的大纛,金門縣各方無不默默傳嗣著固有傳統文化,無不為傳承閩南文化而不遺餘力。爰此,在閩南建築、洋樓、生命禮俗、宗教信仰、民間俗信、歷史文物、婚喪喜慶、歲時節令、工藝、雜藝與特產小吃、古蹟與歷史建築……等各方面的專著不絕如縷,既彌補長久以來金門文獻的嚴重不足,也切實豐盈金門文化內涵的向度與廣度。 唯在時代的快速律動下,諸多傳統文化已然沒落式微,甚而湮滅不存,如何在功利社會當頭的時代發展中,及早記錄並保存既有的金門閩南文化;如何在科技進步一日千里的忙碌現代生活中,釐訂一套全面性、普及性、實用性、合宜性「認識金門」的基礎套書實有其必要,亦實迫在眉睫。 繼本套書首集《認識金門小百科-—概述篇》已於104年12月如期付梓後,第二集《認識金門小百科-—歲時節慶及迎神祭祖篇》亦已於105年12月順利出版,因此,與聚落建築息息相關的的裝飾圖案藝術,將接後第三集傳續載錄。
黏在臺東2
臺東擁有自然風光、富有人情味的人民,除了土生土長的臺東人外,更聚集了四面八方甚至各國的民眾到當地生活、旅遊、體驗,讓此處交匯成多元文化融合之地。從愈來愈多來自臺灣各地及國際的人士不約而同選擇在此停留、聚集的現象觀之,不難看出臺東近年的建設與施政方向,正是朝向改造以人為本的「宜居」而努力。許多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想待在臺東的海邊或山上,感受大自然賦予的創作靈感;也有人為了慢活而來,他們打造結合天然、與眾不同的家,並在臺東找到不同於其他城市的養分。臺東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各種可能、充滿能量與活動力的城市,希望藉由這12個移居臺東的故事,讓大家更了解臺東最簡單、樸實卻又獨具風味的一面。
澎湖713事件與山東流亡學生口述歷史(附光碟)
澎湖713事件發生至今已經68年之久,事件當事人或是流亡學生大多來到人生的最後階段,有不少更是早已離開人間。本書因此是在困難重重之下完成的工作,相當不易,也為這批學生以及相關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記錄。
澎湖的諺語賞析有聲書(附光碟)
洪敏聰老師長期以來致力於澎湖褒歌的母語教學,受益學子良多,並錄製成CD廣為推行,期盼收「多重語言教學」與「道德教化」、「親子互動」多面向潛移默化的功效。
澎湖褒歌賞析-澎湖的褒歌第四集有聲書(附光碟)
洪敏聰老師長期以來致力於澎湖褒歌的母語教學,受益學子良多,並錄製成CD廣為推行,期盼收「多重語言教學」與「道德教化」、「親子互動」多面向潛移默化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