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_人浮於愛
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改變中的基督信仰: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

基督教在臺灣雖是外來的宗教,但其起源與發展與西方基督教有很大的差別,並不一定適合放在西方宗教社會學的學術脈絡中來討論。然而,臺灣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因長期以來受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的影響,比較缺乏本土歷史的關照。且過去宗教社會學的本土經驗研究,大多集中在新興民間佛教、傳統的民間宗教等本土宗教,對基督教的研究相對缺乏。本書結合社會、人口、經濟與宗教學者,針對2012與2017年二次全國性基督教調查,以及2015年臺灣基督教傳道人調查所蒐集之資料,分別從教會、傳道人、基督徒三種視角呈現臺灣基督教會的發展樣貌。以宗派作為分析範疇,並以社會人口學視角,檢證不同宗類別於信仰觀念、實踐、認同的差異,進而串聯起鉅觀(全球化、臺灣政經演變、歷史進程)、中層(教會、跨教會網絡、神學院等組織團體層次)及微觀(信徒)的連結。

95 特價64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宗教在當代中國 : 共產黨統治下的存續與復興[精裝]

楊鳳崗  著
政治大學 出版
2021/05/01 出版

此書為宗教在當代中國的狀況和變化提供了一個解釋框架和鳥瞰圖景。作者採納政治經濟學的進路,在大量事實描述的基礎上,建構起宗教的「三色市場」、「短缺經濟」和「寡頭壟斷」等一套理論,為全面理解當代社會的宗教現象提供了理論工具,引起西方和中國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此書已被翻譯成韓文、義大利文出版,並將翻譯成俄文出版。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加里肋亞的瑪利亞 第一部:新約中的聖母(再版)

輔仁大學 出版
2021/05/01 出版

本書作者聖母會Bertrand Buby神父為美國教會聖經學及聖母論教授,並擔任過位於俄亥俄州天主教德頓大學(University of Dayton)、名聞遐邇的聖母學研究中心的主任。本書是由新約聖經詮釋學的角度,闡釋聖母在耶穌救贖生命及工程中的積極參與度和重要性,是聖母學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台灣天主教會對聖母的敬禮甚為熱衷,但在神學界卻沒有相對足夠的鑽研:1.此書可彌補學界缺失 2.能教導有關聖母的純正信仰,激發對聖母的敬禮熱忱 3.期望藉由此書以聖經為基礎的闡釋,能引導非天主教的朋友,尤其是基督教的弟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工業教育搖籃:臺北工業學校

鄭麗玲  著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1/04/30 出版

本書的內容除敘述日治時期臺北工業學校的發展歷程外,也就共學令引發的罷課事件、實施共學制前後台日學生教育的差別、學生日常生活、修業旅行及戰爭動員的情形予以剖析;也對日治後期在各州增設工業學校的情況多有著墨。在第一章〈共學令前臺灣人的工業教育〉中,說明設立工業講習所的始末,入學、課程與學習的情形,以及對舊制工業學校的就業作分析。第二章除了說明台北工業學校學生罷課事件外,也剖析1922年發生北師與台南商業學校的學生抗爭事件。第三章則就日台學生受教育與學習的差別說明。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描述工業學校學生的日常生活和修學旅行。在第六章中作者敘述二次世界戰爭動員下,中等工業學校的擴增情形以及學生動員與就職的關係。此外,本書添補不少附錄,例如臺灣人教職員人事資料,整理1920、1930年代臺北工業學校學科課程與使用之教科書,並將目前仍保存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日治時期各科教具,部分校友捐贈其學生時代使用的實習器具等,皆收附錄。期待對臺灣工業教育的源頭有興趣者,能藉由本書之描述,了解二十世紀初臺灣初邁入工業化社會時,如何透過井然有序的現代教育,培養第一批工業專業人才。

95 特價93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元代《易》學類型研究

楊自平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1/04/30 出版

元代《易》家多歸本程、朱《易》,或宗程,或宗朱,或致力會通程、朱。即便是圖書《易》學,亦受朱子《易》學的影響。本書將元代《易》學歸成七類:綜論性《易》著、奪胎朱子成一家之言的《易》著、羽翼《本義》之纂注體《易》著、折中程朱之纂注體《易》著、義理派宗程之纂注體《易》著、以己意融會眾說的《易》著、圖書《易》著。分別探討許衡、黃澤、蕭漢中、吳澄、俞琰、胡一桂、胡炳文、熊良輔、董真卿、趙采、李簡、胡震、龍仁夫、梁寅、張理、王申子等十六家的《易》學。元代《易》學承繼並開展宋代《易》學,對明清《易》學起著重大影響,值得後人重視。

95 特價66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沉思與行動:柯慶明論臺灣現代文學與文學教育

柯慶明  著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1/04/23 出版

柯慶明是當代臺灣人文學界的傳奇學者,他對於「文學美」的討論博大而深邃,影響方興未艾。本書一方面輯錄柯慶明有關臺灣現代文學的經典論述,以及親身參與學院派現代主義運動的有情自白;另一方面,亦搜集柯慶明對於高中「國文」課綱如何擬定的見解,進而鉤沉其人所設想的「中文系」與「臺文所」教研走向的願景。內容全面性地呈現柯慶明論現代文學的寬闊視野,為思考臺灣文學研究與文學教育的多重面向提示了理路。《沉思與行動》彰顯柯慶明不只是「坐而言」的思想家,更是「起而行」的實踐者。

95 特價74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廖文奎文獻選輯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1/04/08 出版

台灣問題不再是中國與台灣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廖文奎《福爾摩沙發言》廖文奎,1905年生於西螺士紳門第,志學之年負笈京都同志社中學,之後於南京就讀金陵大學,又赴芝加哥大學拜實用主義執首米德門下,攻取碩、博士學位,專研政治心理學與比較哲學史;遊歷歐陸一年,歸國任教於金陵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等,國內外著作等身外亦積極辦刊參議政事。然而,二戰期間中日勢如水火,加上戰後國府加劇腐敗失能,廖文奎從呼籲忠於中華民國憲政的台人自治,到台灣民族主義的理論奠基者,倥傯顛沛中逝於1952年英屬香港。本書摘選收錄廖文奎的十五篇著作。在1945年戰前著作中,可見廖文奎從實用主義探討人的良識、人與社會的關係,並雜揉實用主義、人生哲學暨新儒家、甚至行為主義心理學等研途,為智識公民理想與中國政治改革提出建言。1945年戰後,廖文奎多著政論,論建台人自治的藍圖,1947年二二八事變前後,更嘗試提出憲政體制建構下的台灣民族主義理論,直至二二八事變後流亡海外,廖文奎仍持續投書,發表著述。從中國民族主義者到反抗中國的台灣民族主義者,廖文奎民族認同的辯證,正印證了20世紀前半期中、台之間「迂迴、曲折」的歷史糾葛。

95 特價63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STS的緣起與多重建構:橫看近代科學的一種編織與打造

傅大為  著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1/04/03 出版

以往學界常認為,STS是從孔恩開始的,但為何孔恩與STS有著多年的緊張關係?在STS興起的60、70年代,世界有許多的戰爭、抗議、與後殖民時代的開展,STS的起頭,科學知識的社會學(SSK)是如何因緣際會而努力興起的?本書不認為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是導致STS誕生的關鍵原因,反而企圖探討一個孔恩讓位後的SSK新視野:包括她的緣起,及她在哲學、人類學、科學史三個方向的多重建構,她的社會網絡與系譜關係。同時,回應那個批判的時代,本書討論了70年代初的孔恩,以及後來80年代SSK與科技史社群的「新當代批判意識」。本書的視角來自東亞與臺灣的STS觀點,兼具反身性的自覺,作者企圖打造一個「橫看」近代科學的新視野,並指出過去歐美STS人在回顧自己歷史中的許多問題。是為本書所作的貢獻。

95 特價75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琉歌大觀‧第二卷(精裝)

臺灣大學 出版
2021/04/01 出版

臺大圖書館根據所藏《琉歌大觀》抄本所編製的全文翻刻暨現代日文語譯及解題的刊行本出版《琉歌大觀》全四卷。原稿為沖繩學學者真境名安興編纂,歌謠取材涵蓋時間自1461年迄於1917年,長達456年,為琉球文學的重要寶典。臺大圖書館透過合作計畫,與琉球大學學者群將該批史料進行全文翻刻、現代日文語譯、校注及索引,及撰寫解題。《琉歌大觀》分年出版為四卷(冊)套書,2021年出版第二卷(冊),翻刻館藏:(1)《琉歌大觀 卷貳》〈第五輯〉至〈第八輯〉及(2)《琉歌大觀 卷參》〈第九輯〉至〈第十二輯〉。

95 特價114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野菜食堂:初心者料理30品

屏東大學 出版
2021/04/01 出版

本書由屏大六位社發系同學合著,訪談紀錄長治頭前社區的耆老傳統野菜知識,而發想出三十道創意料理,附上精細手繪步驟及野菜辨識介紹。除此之外,本書特別考量農村長者的看護需求,特別翻譯印尼文,歡迎印尼朋友們觀看此書並動手實作。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增訂版)

葉淑貞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1/04/01 出版

本書旨在重新詮釋臺灣農家經濟史上的重要課題,諸如與戰後初期相比,日治時代臺灣農家經濟有何變化;農家經濟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以及與此相關之農民參與市場的程度、接受新技術意願及能力等等。書中採取新經濟史的研究方法,透過計量經濟分析法,探討各現象間的因果關係,從中獲得以下主要不同的論點。從各種經濟指標來看,戰後初期農家生活水準確實都低於日治時代。租佃制度可擴大經營地面積,佃農所得未必低於自耕農,因此有必要重新探究三七五減租是否提高了農家的所得。戰後初期每人GDP低於戰前,與農家參與市場活動大幅衰退有關,這是因為政府不當政策所致。蓬萊米普及的根本因素為利潤,印證了臺灣農家強烈市場導向的性格,這也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根本因素之一。

95 特價68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歸來傳說故事集

屏東大學 出版
2021/04/01 出版

本書由屏東大學中文系及心輔系等六位同學合著,訪談屏東市歸來社區的地方耆老在地傳說,歷經一年的時間記錄整理,將故事濃縮精華化為圖文並茂的故事集。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軍公教退休金制度之憲法爭議研析

本書收錄國內憲法、社會法及行政法學者針對軍、公、教年金改革三法相關規定之合憲性進行學理探討,並就108年公布之司法院釋字第781、782及783號有關年金改革之解釋進行評析。

95 特價5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十八屆水煙紗漣文學獎作品集—癮

暨南大學 出版
2021/04/01 出版

此作品及收錄四個文類之得獎者作品:新詩、圖文、散文與小說,另有三場文學獎講座。

95 特價2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浮水映[精裝]

屏東大學 出版
2021/04/01 出版

畢業製作作品專刊

95 特價1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The paradox of order and chaos: social stability in transition(精裝)

陳映芳  著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1/03/17 出版

『在20世紀7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的社會經濟/社會體制變動中,中國發生了諸如價值規範大轉折,數百萬職工下崗,數億農民流動,土地/城市大開發,社會急劇分化⋯⋯這樣的一系列社會劇變,可是,總體而言,社會群體之間並沒有發生激烈的衝突,城市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騷亂,人們的生活秩序看似也沒有崩潰⋯⋯所有這些,究竟是如何可能的?』本書對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社會急劇變遷過程中的「政治—社會穩定」現象作出解釋。有別於一般宏觀經濟學或國家體制研究的分析路徑,這項研究致力於「重新發現社會」——從社會中心論出發,通過田野實證調查、制度分析和歷史社會學等方法,在社會生活的細微之處發現隱而未現的社會體制;同時將現實置於長歷史時段之中,洞察轉型社會中混沌與秩序間的辯證關係。在研究中作者提出了「核心的社會體制」、「過渡期政治」、「社會轉型元框架」、「邊界狀態」等重要概念,分析說明社會的深層結構是如何影響整體社會的運行,以及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動。

95 特價61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芥川龍之介研究:台湾から世界へ (精裝)

本書第一章至第五章為第一部,廣泛論及芥川龍之介及其文學、思想等,屬於「總論」的部分;第六章至第十章為第二部,以嶄新視野及方法,論述芥川龍之介各作品的世界,依照小說發表先後順序排列。最後的附篇則是芥川龍之介研究的權威者,其研究成果的展現以及論點的內涵。本書各篇作者均經過特別挑選,以台灣或與台灣有深厚交流,且具有傑出研究成果的學者為主。本書在台灣出版的主要用意在於,透過這些海內外研究學者彼此間交流激盪所完成的優質論文,除了補足目前芥川龍之介研究的不足以及釐清謬誤論點之外,更進一步思索研究新視點,期待從台灣發信的本書能夠成為芥川龍之介研究之圭臬,裨益未來各國的研究學者,創造出更多優質論文。本書の構成は、第一章から第五章までを第一部として、芥川龍之介とその文学・思想等について広く展望する〝総論〟としての性格を有する論、第六章から第十章までを第二部として、芥川龍之介の各作品の世界を新たな視座と方法から究明する論を、各作品が執筆された時間を追って配列し、最後に附篇として芥川龍之介研究者による研究成果の発信とその受容についての論を置いた。本書の執筆者には、国際的に高く評価されている、台湾及び台湾と関係の深い方々を中心に、すぐれた成果を示しうる研究者を選定した。そのような執筆者による、台湾で刊行される本書が、これまでの研究に欠けていた視点や問題意識、従来の研究が不十分で通説が誤っていた問題、今後芥川龍之介研究の指針となるような視点・指摘の提示のような新しい視野をひらく研究成果が世界に発信されることによって、芥川龍之介研究の基本文献として高く評価され、各国の研究者を永く裨益するものになることを期待している。

95 特價80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台日關係史(1945-2020)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1/03/17 出版

為什麼要從「日華、日台雙重關係」來理解戰後的台日關係?七二年體制的困境、冷戰下的兩個中國、釣魚台列嶼爭端、台海飛彈危機……又是如何影響當時及其後的台日關係?日本與台灣相隔最近之處大約僅有100公里。雙方的經貿關係和人員往來十分密切。日本曾經對台灣進行過殖民統治,戰後統治台灣的是蔣介石領導的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政府,他們在1945年以前又是與日本進行戰爭的對手。無論是日華關係或是日台關係,都是理解東亞國際關係的時候,無法忽視的重要的雙邊關係。雙方雖然都存在著作為鄰居常有的「很了解對方」的錯覺,但實際情況卻是雙方缺乏理解彼此的基礎知識,也存在著許多誤解。另外還可以發現,身為第三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良好的日台關係,傾向做出負面的評價。為了理解日台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應該要先有一個相當於指南的海圖,也就是基礎的日台關係的書籍。本書的目的就在於,不僅從雙邊關係,同時也從區域研究、全球性的角度,多面向、綜合性地闡明台日政治關係的歷史延續性和非連續性,是學界第一本以「台日關係」為分析對象的專書。內容始於1945年,一直論述至2020年蔡英文總統第一任期結束,對讀者而言,更像是一幅有定向、定位功能的「海圖」,有助於進一步從各方跨領域按圖索驥。

95 特價47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

樂蘅軍  著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1/03/17 出版

小說中的世界,對作者,是生活構成中的一大部分,而其眾流競奔,古今迭至之中,又未嘗對之有所軒輊。作者讀唐人傳奇故事中,人物性格鋒稜特出,率意行事,感受到他們生命中張揚著意志自由的渴念;讀宋明話本、讀臺靜農《地之子》,長久沉浸在他們憂患得失中,體認到命運加之於人類的嚴酷;讀黃春明人物在田野、土地上求存求榮的荒謬悲喜劇,就領略到人類一場生之奮戰,脫不了以意志去搏擊命運;讀水滸則深知人類長久艱苦的處境,已經形成一個民族的歷史命運,但是人類的意志卻自如自終地貫澈著他們共同的夢想。

95 特價64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羅伯特玩真的?AI機器人時代的夢想進行式

楊谷洋  著
陽明交大 出版
2021/03/16 出版

跟機器人可以同居、訂婚,甚至可以婚變,這是真的嗎?你有沒有想像過,講台上授課的老師是機器人,球場上揮棒安打的也是機器人,枕邊人是「它」,甚至在醫院裡為你看診開刀的也是「它」?等等,這可不是幻想,也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這個真相,是讓你驚喜,還是驚嚇呢?在AI技術飛快發展的今時今日,機器人已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從工業用機器手臂到防疫機器人、料理機器人等,幫忙解決一些人類不能或不想做的事;而且因為AI技術的輔助,這些羅伯特先生/小姐也嘗試走進人們心房,法師機器人、談天機器人等機器人都在「提供服務中」,或許有朝一日,「它們」真的會成為你的知心朋友。本書跨出科幻電影裡對機器人的期望與想像,帶著讀者直擊AI機器人的真實研發及應用現場,從一個又一個的機器人進軍人類社會的案例,提出三個重要探問:․當機器人越來越來強大之後,是不是會全面取代人類的工作?․該如何找到新的立足點來確保人類的價值及意義?․面對這樣的衝擊,人類該有什麼樣的調適與準備?這次,羅伯特是玩真的!★本書特色1. 蒐羅各行各業的機器人實例,包括棋士、球員、醫生、法官、廚師、法師等,不僅觀看AI機器人走進人類社會的當下,更遠眺未來世界的可能變化。2. 帶進許多台灣相關領域學者的最新研究創見,讓讀者更具體地瞭解目前AI機器人的發展概況。3. 以「羅伯特小劇場」劇本為各單元引導,並搭配各篇延伸的關鍵字解答、饒富深意的思考與觀察,激發學生對未來科技的各種想像及應用,適合國高中作為提升科學素養的優質延伸教材。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修身」到「工夫」 : 儒家「內聖學」的開顯與轉折(精裝)

陳立勝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1/03/01 出版

全書共分三部。第一部《儒家內聖學的開顯》,嘗試將儒家的修身傳統刻畫為軸心期突破的一個主題,並刻畫孔子「修己以敬」在儒家修身傳統所開啟的「為己之學」的基本特徵。第二部《儒家內聖學中的反省向度與修煉技術》,檢視儒學修身傳統中自孔子孳乳而至宋明粲然大備的反省技術與類型。第三部《儒家內聖學的轉進》,從「朱子時刻」入手,對朱子所創辟的「獨知」話語進行長時段、歷時態的分析,以期由此管窺儒家內聖學由先秦德性的培育時代轉向宋明心靈操練時代的內在理路與基本特徵。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明槧寶光:明代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古籍承載著前人智慧與生活雅趣,探究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一窺文獻學之奧妙,更能體會古籍中的箇中堂奧。本書為「明槧寶光─明代文獻學學術研討會」之精華篇章集結,共收錄7篇論文,包含四大主題,分別為明代文獻學、版本學、小說戲曲文獻及文獻典藏與傳播相關研究,研究面向多元,對於明代文獻學、版本學等相關研究深具參考價值。

95 特價3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駐印軍:緬北反攻與戰時盟軍合作

李君山  著
政治大學 出版
2021/02/01 出版

本書旨在介紹太平洋戰爭時期,國軍在印度所創建的「中國駐印軍」之歷史始末,強調:(一)軍事史/抗戰史,以及政治史/外交史兩條路徑之間的跨界書寫;(二)希望透過外交史和軍事史的接榫,對於始終陷於「三個和尚沒水喝」扯皮困境的緬甸反攻計劃,加以新的詮釋,來體現「列強連環性」下,各方複雜的政治考量;(三)由中日美英四國對於緬甸反攻的態度,與其本國現實利益之間的連動性,來了解中國駐印軍的處境、作用與貢獻;(四)當時緬境及其周邊,大軍雲集,駐印軍如何在第二次緬甸作戰中,扮演一個「點火」的角色,率先開戰,居然星火燎原;並探討在戰場以外,駐印軍所曾產生的歷史影響,對之進行多元的詮釋。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地科學宅急便:地方本位科普教案集

「全民科學週」是科技部始於 2015 年競爭型科普計畫的徵求主題。主要的活動模式乃由 大學端設計科普教案,邀請在地的中小學高年級學生至大學接受培訓,使高年級學生成為小關主,再讓小關主將習得的科學知識與技能帶回去學校分享給學弟妹們,藉此將大學的科普種子散佈到中小學。本書將教案的課程內容精進,進一步與十二年國教自然領域課程綱要的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扣合,使之能夠連結制式與非制式的教學,同時也將花蓮的元素擴充,使之在其他地方也可以略微調整成為也適合其他各地特色的教學活動。藉著大學端將精心設計的成套教案、教具與專業師資宅急便到偏鄉中小學,一方面加強在地學校老師自然領域教學知能,加強探究與實作教學的能力,一方面也貫徹科技部培育小關主,增進科學素養與對科學的興趣,使科學與生活結合的理念。

95 特價37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成為臺灣人:殖民城市基隆下的民族形成(1880s-1950s) Becoming Taiwanese: Ethnogenesis in a Colonial City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1/01/01 出版

從「成為臺灣人」到「身為臺灣人」,在殖民城市基隆喚醒被隱埋的在地認同與民族意識。臺灣接連受到清朝、日本和中國政府統治,每一個政權都對這座島嶼和居民的現代化、文明開化有各自的規劃藍圖,也根本上影響1880年代到1950年代臺灣人意識的形成。從清治末期到戰後初期,基隆城一直有著無限可能,作為實體和想像邊境的一部分,在帝國和民族國家的交界處占有重要位置。作者從在地認同、社會團體、宗教文化、福利領域等面向,以可謂首當其衝站在臺灣現代變遷最前線的港都基隆為中心,檢視一段臺灣人民族起源的歷史。「成為臺灣人」的過程中,基隆居民扮演先鋒角色,菁英士紳、組織機構、國家行為者在此地都有過協商與努力,最後得以獲得預期之外的成果和意義。因此如果要完全理解現代臺灣人的認同,仔細探討他們的經驗和活動至關重要,本書所討論的正是如何經由這些複雜多變的關係而「身為臺灣人」。

95 特價55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留聲曲盤中的臺灣 : 聽見百年美聲與歷史風情

徐登芳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1/01/01 出版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近年積極蒐集珍貴稀有的蟲膠唱片,蟲膠唱片發行時間約為1890年到1950年,材質主要取自東南亞、印度一帶胭脂蟲的分泌物,其轉速為每分鐘78圈,故又稱78轉唱片(78rpm Records)。臺灣日治期間發行的唱片材質多屬蟲膠唱片,質地硬且易碎,加上現存的唱片已年代久遠,格外不易保存,這些老唱片不僅記錄早期臺灣的音樂風貌,更是研究大眾文化、社會風俗、殖民歷史、唱片工業,乃至跨國文化交流等相當重要且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本書介紹的唱片主要為1930年代起盛行於臺灣、中國大陸、日本等地的流行歌曲、影片主題曲等。著者親自進行田野調查及焦點人物訪談,對於相關文獻的研讀與歌曲內容的探討研究,更是不遺餘力,加深了本書的豐富性與精采度。

95 特價7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 14

臺灣大學 出版
2021/01/01 出版

《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14》集結三十位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呈現教學的創新與型變。教學是一個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歷程。在此,教師早已超越了「單向知識提供者」的線性角色。本輯所收之傑出教師有:鄭瑋、謝舒凱、陳榮彬、佘瑞琳、吳宗祐、蔡忠潤、林敬軒、倪衍玄、許駿、蔡丰喬、陳文彬、林淑文、游琇伃、周逸儒、丁宗蘇、蕭旭峰、張雅君、劉怡靖、陳佳堃、張耀文、江皓森、李維晏、侯潔之、黃佳鈴、王裕文、廖義男、齊肖琪、葉芳萍、陳柏華、袁孝維。

95 特價42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國文學史(上)-臺大出版中心二十週年紀念選輯

臺靜農  著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0/12/28 出版

文學史之作,不外乎以歷史為經,以作家作品為緯,故文學史的方法應注意研究作家、分析作品。至於如何研究與分析,則非單純方法能詳辨。臺靜農先生撰寫《中國文學史》,不僅表達其個人性情學養所及,對歷代文學精神之深切體悟,與其間顯現之文化歷史流變,作真知灼見之詮釋,可謂:「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撰述期間幾近二十餘年,且不斷增補修訂,已完成先秦以至金元部分。其稿本與抄本長期在弟子間傳閱未得出版,一直至身後因遺稿由家屬捐贈臺大圖書館,臺大出版中心乃敦請中文系何寄澎教授主持整編加以出版,一代學人平生所蓄的心血結晶終能公諸於世。本書依時代分篇,上册包含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篇,下册包含唐代、宋代、金元篇,並附〈中國文學史方法論〉一文,乃先生以文學史家的眼光分析作文學史的方法,願有識者共賞之。

95 特價52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世界中的台灣文學【台灣史論叢 文學篇】

「台灣文學」成為一個公共話語,以及出現文學史著述,是在日治時期。但,在日人眼中,台灣的文學地位相較內地中央文壇,乃屬邊陲的「外地文學」,且注意的焦點還是日人在台文學。到了戰後政權改易,在中國文學史觀之下,曾被稱為「邊疆文學」、「地方文學」、「本省文學」,70年代開始在「鄉土文學」中突出台灣意識,到80年代始獲正名。90年代後期,更積極展開學科建制化、文學主體性的追求。迄今,又歷經東亞文學研究、比較研究、世界文學關係性和華語語系研究的拓展,顯現了台灣文學由在地出發,邁向國際的汩汩活力。換言之,從「小地方」到「大世界」,台灣文學研究的感覺結構已幡然改變。對此,本書透過10篇論文,以重要文類和議題為例,展示台灣從20世紀以來,作為一個全球化下的新興文化場域,如何吸納世界思潮和文藝美學,進而形構出與世界/文學共振、共鳴、對話的精彩面貌。

95 特價61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航向愛爾蘭之後

梁孫傑  著
師範大學 出版
2020/12/21 出版

本書共收錄11篇論文,依據各篇論述的要旨以及呼應專書主題的順序,依次分為邏輯相扣循環漸進的四大部分:生命書寫、歷史論辯、異質流變和愛的救贖。各篇糾纏迴旋循環往復的螺旋上升運動中,以愛為最終的盼望和救贖。以多元視角,從重點研究擴展到更為全面性的愛爾蘭文學研究,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新一代愛爾蘭文學研究的風貌,為未來相關研究提供資源豐沛的契機。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被埋沒的足跡:中國性別史研究入門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0/12/21 出版

至今為止的中國史研究,往往有意無意地以男性──而且是用漢語讀寫的漢族知識男性──作為歷史的主體。一般情況下,依據漢語史料進行的中國史研究中,女性與男性相比,書寫與被書寫都占絕對少數,很少作為歷史研究的對象。挖掘歷史中被埋沒的女性的足跡,恢復其作為歷史主體的女性史研究,從1970年代開始大量出現,歷史中女性的多樣形態得到凸顯。同時,各社會的男、女性別被賦予何種意義以及是如何賦予的,這類的研究也取得進展,而對這類研究的深化,則有賴於超越女性史範疇的性別史研究。 本書第一編以家族/家庭結構為軸心,概括從先秦到現在的中國性別秩序變化的研究成果。當然,討論的不僅只限家族,更涉及到性別的各側面。第二編包含了對性別史來說非常重要的個別主題以及通史課題,例如王朝控制民眾關鍵之一的戶籍、中國「才女」的樣貌以及評價、LGBT在中國社會中是如何被認知、京劇和越劇等傳統戲劇中的性別越界和表象等等。希望讀者從這些論文中認識到,從多元領域關注性別,可以豐富歷史視野,也可以豐富生活在現在的我們的視野。

95 特價69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疆界、主權、法

陽明交大 出版
2020/12/18 出版

探究當代政治生活・找出根源與出路在上個世紀八○年代末期以降,為了回應因「冷戰結束」而劇烈重整的新世界秩序,學界再度出現了一波關於「主權民族國家」的歷史、現況與未來的討論熱潮。一方面為數眾多的區域整合與全球化倡議者,紛紛質疑奉「領域性」為圭臬,將完整領土、明確疆界與人口視為構成要素,並宣稱擁有制訂法律、決斷發生於領土範圍內所有事物之終極權威的民族國家主權原則,既不見得有助於人們建立一個更完善的世界秩序,也忽視了非國家行動者的各種跨國實踐與影響。另一方面,不少研究者也不再預設主權具有本質或固守其傳統定義,而是傾向於以一種更歷史化、更動態,同時也更具全球視野的方式,探討「主權」如何在特定的脈絡中成為關鍵政治概念或引發爭議?某種特定的主權觀,在哪些條件的配合下,才得以體現於政治制度的設置、運作或變遷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地域中,「主權」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被感知和運作?而這些差異的碰撞,導致了哪些後果?這一系列環繞於主權的提問,連帶地也使得與主權緊密相關的國家、領土、疆界、公民身分、民族主義、國際法體制等概念,無一不被重新檢視、引發爭辯。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博孤誌:第二十二屆臺大文學獎作品集

張素卿  著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0/12/18 出版

在疫病危機的時代,人心惶惶,文學卻默默地傳遞能量,撫慰人心,鼓舞大眾。第二十二屆臺大文學獎由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主辦,共徵得新詩九十一篇,散文六十二篇,小說六十六篇,劇本十六篇,主題徵文一百一十篇,合計三百四十五篇,其中四十七件優秀作品獲獎,本書為優秀作品合輯。書名《博孤誌》,取自得獎同學的創意:若人人皆是一顆孤獨的星子,透過文學,我們便也組成一片星空。***在被淚水濡濕的窪地我採摘苦難與鹹所孕育的水筆仔,剖開發現早已風乾的鹽晶閃爍如將逝的星;在廣袤的田野——新詩首獎〈博孤誌〉大學以後,同學們都說只要搭乘上戀愛巴士,沿途風光明媚,好山好水,然而卻從來沒有人知道真正的車次號碼。人群的推擠中,我被簇擁上車,列車門緊閉之後,我才發現這是一輛「鏈愛區間車」,上演的是真人實境的密室脫逃。——散文首獎〈愛是恆久忍耐〉像漁夫慢慢往石磨裡倒鹽巴,忍受不斷不斷湧出的鹽巴,最後那鹽巴的重量拖著船和漁夫和石磨沉入了海底。在悄然無聲的深海,石磨依舊耐心地製造鹽巴……——小說首獎〈鬼〉阿遠:我告訴你,在找房子的時候,房仲跟我說這是海景套房。小琪:什麼?(走到窗戶,往外看了看)我只看到對面窗戶上掛的內衣,哪裡有海景?阿遠:有,不過被剛蓋的樓房遮住。在隙縫裡還能看得到。小琪:(再仔細往窗外看了看)看到了。阿遠:房仲說這是背山面海。沒錯,只是那一座山有很多墳墓而已,無敵山墳海景,很酷吧?——劇本首獎〈修鎖〉

95 特價63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奮鬥的心靈:呂赫若與他的時代

垂水千惠  著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0/12/14 出版

被譽為「臺灣第一才子」的呂赫若,1914年出生於臺中州豐原郡潭子庄。自臺灣總督府臺中師範學校畢業後,1935年發表作品〈牛車〉於日本的左翼文學雜誌《文學評論》,從此走上文學創作之路。其後在《臺灣文藝》、《臺灣新文學》等臺灣文學雜誌上用日文發表作品,成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重要旗手之一。 1940年,呂赫若前往日本,作為東寶聲樂隊旗下的一員參與了眾多的舞臺活動。1942年返臺後,繼續音樂、演劇活動,亦為臺灣文學代表雜誌《臺灣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精力充沛地不斷發表作品,1943年獲得第一回臺灣文學獎。戰後從日文轉換為中文繼續創作,後因參與鹿窟事件,於1950年前後不知所蹤。 本書圍繞呂赫若的生命足跡,以文學、音樂、演劇活動為中心進行論述。首先從呂赫若登上文壇之初回溯到其出生,其次從多個角度對其在臺灣新文學時代的活動進行檢討。透過對作品逐一剖析,以確認在普羅文學運動影響下出發的呂赫若最終脫離、並開始描寫臺灣傳統家族制度下犧牲的人們之過程。

95 特價64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

柯慶明  著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0/12/02 出版

文學批評作為一種歷久常新的文化活動,它的意義並不在於所謂的「時代性」,而是在於「時代性」的超越。中國文學批評自有源遠流長的傳統,作者相信它是一個生生不息,日益壯大的活的傳統,藉由對它的重新檢視,或許最能啟示我們抉擇,甚至開創自己的方向。本書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此一方興未艾的文學批評的活傳統;第二部分則集中在凸顯梁啟超和王國維在近代中國文學批評形成之際,對於傳統批評的承先啟後之努力所達致的成就,以及因而形成的典型的對立;第三部分為附錄。在這些短論與演講中,作者始終關切文學與時代,與現實的若即若離的關係,這個問題顯然正觸及「言志」傳統與「神韻」傳統的對立。

95 特價43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MATLAB在化工上之應用(修訂版)

陳奇中  著
金門大學 出版
2020/12/01 出版

本書以MATLAB程式環境為本,利用其庫存函數,相關工具箱及指令,配合部份自定函數,用以解決化工程序模擬、分析、設計與最適化等問題。在章節編排方面,則根據問題屬性依序編製,共分成七章,其分別為:第一章 線性聯立方程式之求解第二章 非線性方程式之求解第三章 插值、微分與積分之運算第四章 常微分方程式之求解第五章 偏微分方程式之求解第六章 程序最適化第七章 參數估計書中章節內容豐富詳盡,取材廣泛,可作為大專學生與研究生有關MATLAB在化工上之應用、化工程序模擬等相關課程教學與學習教材。此外,相信本書資料內容,對於從事化工程序設計、分析與最適化的工程技術人士或研究人員,亦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95 特價61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MATLAB Application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Revised Edition)

金門大學 出版
2020/12/01 出版

This book addresses the applications of MATLAB and Simulink in the solu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By classifying the problems into seven different categories, the author organizes this book as follows:Chapter One - Solution of a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Chapter Two - Solution of Nonlinear EquationsChapter Three - Interpol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Chapter Four- Numerical Solution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Chapter Five - Numerical solution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Chapter Six - Process OptimizationChapter Seven - Parameter EstimationEach chapter is arranged in four major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basic problem patterns that can be solved with MATLAB are presented.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how to apply MATLAB commands to solve the formulated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parts, exercises and summary of MATLAB instructions are provided, respectively.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example follows the sequence of problem formulation, model analysis, MATLAB program design, execution results, and discussion. In this way, learners are first aware of the basic problem patterns and the underly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followed by further familiarizing themselves with the relevant MATLAB instructions and programming skills. Readers are encouraged to do exercises to practice their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deepen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relevant application problems.

95 特價8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37屆中興湖文學獎得獎作品專書

中興大學 出版
2020/12/01 出版

中興湖文學獎舉辦全國大學院校文學競寫,藉以深化校園人文精神,_鐫刻成長記憶,提供校園寫手青春發聲的平台,期盼全國文藝青年發揮所長,熱情參加,爭取獎金與榮耀,賽後匯編得獎作品,以為紀念。(共收錄馮百駒等28人作品)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認識全球: 臺大通識教育講座

本書為臺灣大學系統「全球通識講座」授課內容的部分精華,依全球各洲比例,由擁有多年駐外經驗的資深外交官,以及學有專精的對外關係研究專家的十堂課程內容所集成。序文成果豐碩──多元知識和經驗的分享╱管中閔因為愛 責任在╱彭騰德認識亞洲中國崛起的國際面與國內面╱徐斯勤我們的近鄰:東南亞的新興經濟體╱夏立言印度見聞紀╱翁文祺認識美洲美國外交及臺美關係 ╱張大同對中南美國家的務實外交及我國的處境 ╱歐鴻鍊認識歐洲認識歐洲聯盟及其對國際秩序的影響╱蘇宏達斯拉夫的世界:東西競逐與歷史重現╱吳玉山德國:歐洲的重心╱李顯峰認識大洋洲非洲及其他認識非洲大陸╱陶文隆蕃薯與袋鼠──臺、澳關係面面觀╱梁英斌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綠園鐘聲:漫畫興大校史

中興大學 出版
2020/12/01 出版

本書以漫畫故事的形式述說中興大學校史。男、女主角為大一新生,在神出鬼沒的校史館使者引領之下,逐漸瞭解了興大校史。故事共八篇,分別是〈中興湖篇〉、〈圖書館篇〉、〈校園變遷篇〉、〈學餐、小禮堂、頂橋仔〉、〈校史館篇〉、〈四大林場篇〉、〈眷村宿舍篇〉,最後以〈制服篇〉收尾。

95 特價2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歐盟銀行聯盟的理論與政策

洪德欽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0/12/01 出版

本書乃以歐盟銀行聯盟之研究為主軸,就其制度、發展、法律規定、政策論證、三大支柱以及實務操作等核心議題,進行深度學理分析,並就我國相關法律及政策從事比較研究。

95 特價68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技優生再進化

臺科大 出版
2020/12/01 出版

本書集結技優生學習、產業實習、競賽經驗、國際視野及就業經驗之傳承,透過技優生自身經歷的分享,鼓勵現在技優生及技職生設定目標、保持熱忱、和持續學習的心,進而成為國家產業技術精良的高階技術人才。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行星的故事

中央大學 出版
2020/12/01 出版

本書記錄歷年來國立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發現、命名且已公開之小行星、從2006年到2008年,總計40顆,略分三輯,輯一從「鹿林」開展,含機關、族群、團體等,輯二為人名,輯三為地名。各輯依發現日期先後排序。 每一顆小行星皆羅列其天文基本資料,敘明其命名緣由及人文意涵、命名當時曾舉辦相關活動亦簡要記述之。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文學論叢(十)

王惠珍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20/12/01 出版

《臺灣文學論叢》創刊於2009年,每年發行一輯,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歷屆博碩士論文優秀篇章經審查、修改後之集結。從原住民文學、古典文學、日治時期文學到當代文學,包含臺灣文學之本體研究、跨文化流動研究及區域比較研究。本論叢除展現本所學生研究興趣及成果以就教於學術先進之外,也期待與其他人文社會領域之青年研究者切磋與對話。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耕樓學思:王建柱教授的藝術‧設計‧教育‧文化[精裝]

師範大學 出版
2020/12/01 出版

書名>是希望能涵詠出王建柱教授在藝術、設計、教育與文化等領域的耕耘成果。「我耕樓」是王老師的書齋名稱,也是他創作與思考的心靈空間的代稱,如同他所說的:客廳裡的一張板凳,拉過來就可以在上面寫作。不用薰香祝禱,他辛勤勞動、耕耘筆墨的地方就是「我耕樓」。本書的編輯是根據王老師的一本金漆的按年記事手扎為骨架,手扎紀載的內容分為:我的計畫、我的詩作、我的著作與我的短篇,除了詳細地描述他自1975年至1990年逐年計畫之外,也記載了執行的成果,在在揭露出他人生的志向與許多高瞻的遠見。

95 特價7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

林建德  著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20/11/27 出版

世界佛學研究進入21世紀,觀點和方法轉趨多元,除傳統佛典文獻思想的分析考證,也逐漸參與當代學科的知識討論,「跨界」到各式哲學問題的對談交流。本書即以佛教觀點探討當前學界熱門的「心意識」主題,除佛學理論外,還關注英語學界「自然化」等哲學發展,亦援引古代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參照,著重於「對比」進路之探索,分別以「當代研究」、「古代回歸」、「擴大視域」、「聚焦佛學」、「展開對話」以及「分析論辯」之鋪陳架構,試著開展「跨文化」的多元交談。

95 特價67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返鄉的妹仔們

林芷筠  著
陽明交大 出版
2020/11/19 出版

美濃客家女兒們轉身, 踏上挑戰傳統父權家族體制、重建地方認同, 建立自我主體的歸鄉之路。 本書作者芷筠回到故鄉美濃,遇到了一群與自己類似,帶有都市性格、思想解放的美濃女兒們,追隨著自我意識及社會理想性回來,與長年盤踞在美濃的父權家族制度磨合。地方性別結構所造成的壓迫,在她們追尋自我的返鄉行動過程中,隱約且漸進地重新塑造了地方與家族的關係。 在這裡,女兒們雖以各自以多元的方式忙碌生活著,但故鄉美濃是她們的最大交集;她們面對著不同也相同的家庭、家族與地方課題,訴說著彼此獨立卻又不時交會的生命故事。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成功女性身影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0/11/18 出版

在沒有突顯女性之前,女性是不存在的。如一張地圖它沒有標示出來「成功大學」,成功大學是不存在的。女性必須在地圖上有一個點,經由這樣的發聲、標誌、標示才能被看見。劉開鈴本書以回顧當代教育與發展歷史,在豐富的多元文化背景的調和交織下,激盪出屬於成大獨特的社會文化脈絡。本書集結34位成大女性教師的生涯故事,敘說她們在成大之路上深刻的女性足跡之旅。從1987年至2016年擔任成功大學一二級主管之性別比例數據來看,可以發現女性教師參與校務公共事務行政職的比例從2%增加為24%(約為1:4 的性別比例)。顯見女性教師的參與權、話語權以及領導能力等已漸漸被標示、被看見,以及被肯定。在過去約150位曾經擔任成大校務行政主管的女性教師中,本計畫邀請了34位女性教師,以學院分類,並按照其任教時間,依序敘說身為「成大人」的學術信念與生活哲理,具體呈現於此書之中。她們來自不同地方,從異地成長到扎根於台南、從成大學生到成大教師角色的轉換、從女性/母親成為專業知識傳承者、從家庭事務到學校公共參與、這些經歷造就了他們豐富的生活與精彩的生涯。她們忠於自己,透過熱情且執著的行動,堅信自己的信仰,並對於社會議題持續關注,不僅在成大校園處處可發現她們努力的足跡,在社會、國家以及國際平台上,也同樣以女性、學者或公民等行動實踐者的身分,不斷持續發聲。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5/39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